在墓底,考古队员发现这座墓葬是积石积炭型墓。古代君王营造陵寝,多用积石积炭的方法,其作用在于加固椁室和隔离潮湿。专家推测,墓葬的营造过程具体步骤是,在做成墓室坑后先在墓底用石头堆砌3道石梁,石梁和石梁间以木炭填实,然后在石梁上搭建木椁室,在木椁室搭建完工后在其南北当头再堆砌石垛加固,然后再在椁室四周空间填塞木炭,在加盖椁盖板后,上边再填厚层的木炭用以隔潮。
积石积炭,这在西周到春秋时期,已是极高规格的葬制了。墓里会有什么?主人又会是谁呢?考古队员心跳如牛。
椁室已然坍塌,清理出椁室后,墓葬终于彻底显露,但结果令人伤感莫名。虽然,这座墓在发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传统的盗挖痕迹,但事实证明,棺椁内早已“空无一物”,椁室内的棺或椁板材被移位弃置,整体被翻腾多次。而偌大墓室,既无青铜鼎器,又无陪葬贵物,仅剩细碎玉器,散落于墓室周围……
谁的盗墓手段竟会如此高明,因为没有发现传统的直径一米之内的盗洞。按照葬制及经验,此类墓葬必有青铜器,可现如今,鼎去椁空,沉重铜器难道不翼而飞?这究竟是谁的墓葬,看似公侯,而如今却连尸骨都无法保留?
再访墓室得见枯骨孤寂 哀伤莫名瓦当悄现土层
在发掘M2墓葬的同时,考古队还对墓地及周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小范围钻探和抢救性的发掘清理,初步确定了墓地性质和大致的分布范围。墓地大体范围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初步探明,整个墓地由大型墓葬和中小型墓葬组成。大型墓在墓地北部,沿岭线边缘东西分布,东部2座为一组,西部3座是否为一组尚不清楚。
M2的发掘工作以2005年年底一场纷飞大雪结束,结果令人叹惋:墓室几乎空无一物。
2006年年初,尚怀一丝侥幸心理的羊舌墓地考古队迫不及待地开始下一步工作:发掘M1,这是仅存的希望!
而考古队对M1的发掘工作又遇到了M2发掘时遇到的情形:也几乎被盗挖殆尽,既没有考古专家希望见到的青铜器,亦无其他大件文物存留,只是这座比M2更加宏大的墓葬中,发现较M2为多的玉器散落,而且在椁室一角发现一个头骨残骸,在棺室内发现一具遗骸,但上身骨骼已不知去往何处,只有缠绕诸多玉器的下身骨骼完好无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考古专家从情形上分析,两座墓葬是异穴并列墓。都是墓室近方,M1南北长6.7米、东西宽6.5米,北墓道长15.1米、南墓道长26.5米,全墓总长约48.3米,建制与M2极其相似,只是在规格上比前者宏大。这组墓葬是目前山西发现的两周时期最大的墓葬。
而在这组墓向东15米处,是一座大型的陪葬车马坑,形式上为东西向的长方形,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1.5米,面积略小于天马-曲村晋侯墓陪葬车马坑最大的一个。
发掘仍继续,然而在未发现青铜器和其他文物的专家心中,疑问日甚一日。这似乎是一步“死棋”,没有文物佐证,无法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判明这是谁的墓葬,而无法判明墓葬主人是谁,又无法佐证历史记录的真伪与纰漏。
考古队用心发掘位于M1、M2墓室南部和南墓道上大规模的祭祀遗迹,发现和清理了227座祭祀坑,坑深数十厘米到2米不等,祭祀坑之间多打破关系且十分复杂。专家们认为,这些祭祀坑是多次祭祀的结果。据对牺牲所做的种属、齿龄鉴定,可以辨认的牺牲有人、牛、马、羊、狗等,其中人牲10个,其余以马牲为多。
越到后来,考古队的现场发掘越沉默。该如何从这些“无头”信息中披沙拣金,分理出对历史有用的信息?一个更大的疑问在专家和队员心中形成:这个墓,既然近几十年来没被动过,那么是谁盗掘了它?答案,或许就在黄土里。
依从前的技术,盗墓者怎么能够无声无息地将深埋地底的青铜器和大宗陪葬品悉数取走呢?同样被盗的M1墓,为什么墓主人的头骨被丢弃一旁,上身的陪葬品一无所有,而下身陪葬的玉器纹丝未动?
是谁掠夺了你的尊严?无法得知身份的墓主啊!答案果真在这无声的黄土里吗?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这真是郁闷万分的发掘经历。然而,黄土似乎真的悄悄张开了口。
考古队员在黄土里发现了瓦当——似乎在为这次旷日持久的发掘奖励些什么!
瓦当,学过小学历史的人都会想到一个词:秦砖汉瓦。而这个汉瓦,就是指瓦当,而如今,这个来自汉代的不速之客,静悄悄地躺在土里,已存在了几千年。
我们知道,地底土层湿润,潮湿浸水,很多墓葬设置木炭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潮湿,考古队员联系整个发掘过程,回想起来,在当初墓口暴露出来时,就在填土中见到大量木炭颗粒,且形成一个较大的范围。当时判断,这个墓似乎曾被盗扰过,后来这个疑问即得到证实,现在又发现了瓦当。种种证据表明,墓地被盗扰的时间很可能不晚于汉代——不是没有盗洞,而是这不是通常见到的小洞,这个盗洞大得超乎想象——破坏者采用大开挖的形式,在墓口上部,盗洞面积占到墓室的一半还多,墓壁没有被破坏,盗坑内回填的土除含有木炭外,比较纯净。
如果墓葬在近代被毁,那么,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一定会发现某些蛛丝马迹:土层会下陷,因为越往下,土越湿,近代土层不可能恢复得跟几千年前的土层一模一样。判断的结果似乎只有一个:这个墓地,在建造不久就被毁坏了。
另一个疑问是,在M1墓葬中,椁室内情况比较复杂,棺材遭到毁坏,墓主人头骨被弃置在椁室西南角,上身的玉组佩被盗扰,下半身的玉组佩仍保存完好,大玉戈、玉璜、扳指、踏玉、金腰带饰件和覆面零碎构件等被盗扰毁坏,随意抛撒于棺椁间,而棺椁间还残存有石磬、陶鬲等,几乎没有见到铜礼器的残渣。
根据这些迹象,专家们进一步推测,此墓被盗掘时间或许就发生在下葬后不久。M1的情况表明,盗掘发生时椁室还没塌陷,棺的板材结构可能还好,墓中随葬的铜礼器可能还保存完好,否则不会连一丝铜屑都未留下。盗掘者将棺椁间的青铜礼器尽数搬走,但对玉器兴趣不大,毁坏后随意弃置。这似乎是一种专门毁坏行为,并不是单单为了钱财。
谜一样的事实摆在人们眼前。是谁有这么大胆子,公然在墓葬上方掘洞?而按照遍布四周的祭祀坑来看,当时这里应有祭祀?为什么盗墓者只取走铜器、毁掉墓主人上身骨骼,而下半身不动分毫?墓主究竟是谁呢?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