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寻岭南之光:南越王墓发掘纪实(一)(2)

2009-04-24 17:2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考古人员感到事关重大,迅速向文管会作了汇报。约20分钟,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他从腰里掏出装有五节电池的大号

考古人员感到事关重大,迅速向文管会作了汇报。约20分钟,广州市文管会副主任、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来到了象岗山,他从腰里掏出装有五节电池的大号手电筒打开,从缝隙中向下窥视。随着手电筒光柱不断移动,麦英豪先是看到用石块砌垒的墓壁,然后看到硕大的石制墓门,接下来看到了散落在墓室中一堆凌乱不堪的器物。在这堆零乱的器物中,有一个大号铜鼎和几件陶器格外显眼。麦英豪将手电的光柱在这几件器物的上下左右反复晃动,并从形制、特色等多方面观察判断,这应是二千多年前汉代的一座石室墓葬。

为了进一步弄清情况,当天晚上十点钟,麦英豪率领几人悄悄来到象岗工地,并令考古队员黄淼章拽着一根绳索从裂隙进入墓穴探个究竟。借助手电的光亮,黄淼章穿过一条过道,跨入厅堂的一个耳室,眼前的景物惊得他目瞪口呆。只见硕大的铜壶、铜缸、铜提桶、铜钫和无数的玉饰等等,凸现在一层辨不清质地的零碎器物之上。这些器物光芒四射,灿烂夺目。十几分钟后,黄淼章根据麦英豪的指示,怀抱一件大玉璧、一个铜编钟、一个陶罐,来到了墓室的裂缝之下,先让上面的考古人员把文物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布包提了上去,然后自己借助绳索钻出墓穴。

地宫中的顶门石(南越王墓博物馆提供)

事实已清楚地向考古人员表明,如此巨大的墓葬和奇特珍贵的文物,是广州考古队成立30多年来首次发现。墓中成套的编钟说明墓主的身份非王即侯,而碧绿的大玉璧,又分明是瑞玉之首,绝非普通人家所有。那么,这座墓中的神秘人物是谁,会不会就是让考古人员多年来苦苦探寻而不得的魂牵梦萦的南越王赵佗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