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大地湾遗址探秘(四)

2011-02-21 11:1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秩名
大地湾遗址发掘进入第六个年度,一天中午,考古人员在一处断崖下乘凉时。有人无意中发现断崖下面的草丛中有几个小洞,好奇的人就围了过去向里面挖,结果竟挖出一处房屋遗址。

  大地湾惊现5000年前“宫殿式”遗址,考古界引起轰动。

 

  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最雄: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感到很吃惊。

 

  它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龙:所以说我们把它叫做宫殿式的建筑。

 

  5000年前的地面如今仍然平整、光滑、坚硬,与现代水泥不相上下。

 

  甘肃省敦煌研究研究员李最雄:世界上最早的水泥不是在罗马而是在中国。

 

  那么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它是有着怎样功能的建筑呢?

 

  程晓钟:它有可能是清水河流域,渭河上游地区一个氏族部落酋长聚会的地方。

 

  大地湾遗址发掘进入第六个年度,发掘区域已经从河边的台地扩大到了半山坡上。一天中午,考古人员在一处断崖下乘凉时。有人无意中发现断崖下面的草丛中有几个小洞,好奇的人就围了过去向里面挖,结果竟挖出一处房屋遗址。于是考古人员决定把第十发掘区的第一座房址就定在这里,命名为F901。经过两年的发掘,这个遗址的庐山真面目露了出来。原来这竟是一座有着420平方米,结构复杂的建筑。它侧有室,后有房,门前由18根柱子支起的一个开放式棚子,从考古建筑学上讲,这个棚子叫作“轩”,正所谓“堂”前设“轩”,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了。整座建筑特别强调了中轴对称,所以有人把它称作“宫殿式”建筑。特别这座建筑的主室地面,在经历5000年的掩埋出土后如今依然光洁平整坚硬,与现代普通民用建筑水泥的性能难分高低。后来经科研人员研究分析这个5000年前的水泥竟是当地及其常见的料礓石烧制的,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5000多年的工艺在当地并没有失传,现在邵店村许多人仍然沿用这种古老的方法建造炉台和炕面。那么,这座铺着水泥地面的“宫殿式”建筑,在5000年前只有石刀石斧的生产力状况下,究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这是F901遗址的后墙,在它的中间有许多圆孔,这些圆孔又是起什么作用的?难道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隔热保温的空心墙了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