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古队员在清理墓穴东南角时,发现了一具特别的棺木。这具棺木比其他棺木都大,虽然外观被严重腐蚀,但依然能清晰地辨认出棺木外椁板的痕迹,说明当年在棺材之外曾套有椁。在中国古代,高等级的墓葬在棺材外一般都套着椁,像大匣子一样保护棺材。
在47具棺木中,只有这具棺木有椁,说明这是墓葬的主棺,也就是墓主人的安息之所。
根据多种情况分析,这位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徐国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那么,他会是什么身份呢?大臣、巫师,还是将军?
徐长青产生了一个奇妙的灵感,他联想到在春秋晚期,徐国一直遭到吴国和楚国的威胁,这座大墓会不会跟当年的战争有关呢?也许,在一次保卫国土的惨烈战斗中,一位将军和他的部下不幸全部阵亡,国君悲痛万分,下令将他们集体厚葬。这就是一座将军墓?带着这样的猜想,徐长青热切地盼望开启主棺,如果里面的文物出现兵器,那么推测就能得到部分证实。
空棺疑案
庞大的主棺总重量超过了1吨,在起重机的帮助下,棺盖终于被打开。考古队员急切地拨开主棺内的淤泥,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棺主的尸骨已腐烂得荡然无存,而且,更奇怪的是,竟然没有陪葬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早期被盗造成的,因为在主棺棺木两头的棺木板上发现了两个洞,经仔细观察发现是人工敲打的痕迹。
这种说法遭到了徐长青的质疑。徐长青认为,如果说主棺被盗,那盗贼为什么不继续往里盗呢?由于这具主棺一反常规,没有放在墓穴中心,而是放在临近墓道口的地方,所以一般来说,盗墓贼不会判断出这就是主棺。
徐长青分析,主棺的破坏很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由于主棺的位置比其他棺木相对高一些,因此主棺上包裹的白膏泥就比较薄,而这个位置又有地下水,常年的冲刷和侵蚀使得主棺腐烂很严重,以至于空无一物。
最后,清理主棺唯一的收获是一枚龙形玉佩。这枚玉佩呈半月形,质地通透,厚度只有2到3毫米,双面都雕有微小细致的云雷纹。这唯一的证据却无法给考古队员带来更多的启示。
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就在离主棺最近的位置还有一个棺床,显然是给地位仅次于主棺主人的人准备的。但这个棺床上没有棺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太多的谜团让本有些失望的人们有了新的期待。在那些还没有打开的棺木中,会不会留下些什么呢?
大部分棺木被运回室内进行清理。当棺木内的污泥被完全清除,人们看到了期盼的情景。
在47具棺木中,有22具棺木保存了较为完好的人骨遗骸,还留下了一些随葬品。不过,这些随葬品几乎都是生活用具,没有兵器。徐长青关于将军墓的猜想在此时有些动摇了。
为了进一步调查,工作人员对遗骸各部位进行了精密测量,以确认性别。出人意料的是,目前为止能鉴别出性别的7具人骨遗骸均属女性,年龄在15岁到25岁。这些年轻女性显然不会是骁勇的战士,这彻底否定了有关将军墓的猜想。
什么原因使这些女性在同一时间死亡?会不会是在战争中被集体杀戮呢?但到目前为止没发现这批死者生前有被捆绑的痕迹,也没发现骨头上有任何砍砸痕迹。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一场瘟疫夺去了她们的生命?但多种情况表明,这个东周墓葬的加工方法非常讲究,考古队员挖了160平方米,墓壁加工都非常整齐,47具棺木都是采用整段原木从中间对分成两半做成,这显然是一个精心准备的墓葬,瘟疫暴发仓促埋葬的可能性不大。
集体殉葬
不是瘟疫,也不是战争,人们便把猜测集中到了殉葬说上。这时,又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在11具人体遗骸的骨骼中都发现了一种绿色的结晶体。
结晶体密集地出现,考古队员都感到很疑惑,不知道怎么形成的,但大家都倾向于跟人体内的矿物质和环境有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可能跟食物有关系,也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推测:是不是服毒?
这些女子很有可能是为主人殉葬而死的。但她们的身份又是什么呢?在差不多同时期的一位诸侯王的墓葬中,也出现过年轻女子集体殉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