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芮城清凉寺墓葬群,揭开玉器和人殉之谜(一)

2009-05-13 11: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李尚鸿
1955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到山西芮城一带调查时,发现清凉寺附近,地下会埋藏着惊天的秘密。为何如此众多的墓穴集中于一处?墓主人是谁?人殉现象和特殊随葬品的存在到底

从晋陕大峡谷中滚滚南下的黄河,奔流至山西省最南端,受到秦岭山脉的强力阻挡,被迫拐了一个弯,折向东流,行进在重峦叠嶂的大山夹缝之中。

位于黄河大拐弯西北部的中条山,横亘于山西省芮城县界北部,是芮城县与盐湖区、永济市的分界。在中条山南侧坡地、东西狭长的芮城县境内分布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1955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到芮城一带调查时,于县境东北边缘地带发现这里的古代遗存确实相当丰厚。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就在清凉寺附近,地下会埋藏着惊天的秘密。

当省考古所队员揭开墓葬覆盖层后,无不惊诧: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墓穴集中于一处?墓葬群的主人都是谁呢?这些墓葬下葬至今有多少年?人殉现象和一些特殊随葬品的存在到底说明了什么?尤其让人不解的是,在墓葬群中的一座大型墓穴,墓主人手上居然还戴着一件精美玉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礼俗?

一连串的疑问,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之一  村民打窑洞  意外挖出宝贝

清凉寺墓地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那还要从一位祖籍河南的芮城清凉寺村民挖窑洞谈起。

60余年前,一位姓齐的农民从河南南阳远道而来,落脚在山西省芮城县,他选择居住的地方叫作“寺里”——因为这里位于中条山南麓,是一条南北向的山梁,两侧沟深达数十米,正中部建有一座元代始建的寺庙建筑——清凉寺,故名“寺里”,但当地人一般都直接称该村为清凉寺。

在这条并不宽的山梁对面,也是一条南北向的山梁,梁顶部地势呈缓坡状,较为平整,所以名为“坡头村”。

由于1955年发现的古遗址分布在寺里和坡头两个自然村周围,古墓群属于寺里村,遗址区则属于坡头村。为了准确地表达其地理方位,通过慎重考虑,考古人员便将其命名为“寺里——坡头遗址”。

到1975年春夏之交,这户齐姓村民已在此居住了20多年,儿子齐天义也已经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于是全家人决定在清凉寺东部断崖处挖掘一处土窑洞。热火朝天地干了好几天以后,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发生了:在挖掘窑前的地井式院落时,土里竟然出现了一根根散落的白骨!

这会不会是不祥的预兆呢?深深的恐惧和困惑,使齐家人产生了放弃土窑的念头。

但是,很快他们又改主意了:“我们一家人虽然穷苦,但祖祖辈辈坦坦荡荡,如果有什么,就让它来吧!”何况,这背山向阳的地形,加上对住房的渴求和连日来的劳碌,使他们不忍半途而废。

于是,一家人决定就在此地安家。他们继续夜以继日地干活,在挖掘窑洞的最后一道工序——清理窑前断面之时,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齐天义正在精心修理壁面,突然感到手背被一个光滑的东西触碰了一下,颇感诧异的齐天义定睛一看,“天哪!从哪儿冒出来的宝贝呀!”他赶紧招呼家人过来看,土中夹着好几块似石如玉的环状物品。

村里淘气的孩子们拿着这些磨制精细的“石头”玩耍,当作玩具一般随意弃置。而细心的齐天义将一起挖出来的12个环状器物用绳子串起来,挂在窑前的壁面上,心想:“当个装饰还挺好看。”

有一天,县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到村里办事,意外发现了这串“环状石器”。他告诉齐天义:“这是文物,叫玉璧,归国家所有的,你应该捐献给国家,不然被发现了,还有可能说你犯法呢。”

当时,担任村干部的齐天义一听这话,想到:“我也是党员,怎么能干出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随后,他便与父亲一起,将玉器送到了县博物馆,还得到12元的奖励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