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10月,“非典”的阴霾刚刚散尽,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清凉寺的批复也正好下发到省考古所,由薛新明担任领队、省市县三级文物单位参加的清凉寺考古队正式成立,就此展开了对清凉寺墓地的发掘工作。
然而,考古工作也是困难重重。
国庆节后的一天,薛新明和考古队员宋文兵与市、县文物管理部门联系好以后,赶赴清凉寺墓地所在的寺里村,找到了仍旧担任村干部的齐天义,希望能得到村里的支持和帮助。
不料,说明来意后,原本客气接待的齐天义,一下子对考古队员们冷落起来,他说道:“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可以尽力,但是挖墓和玉器的事情我们是再也不掺和了!”说罢,齐天义老两口便自顾自地剪起羊毛来了,也不管他们在一旁着急上火。
为了说明身份,他们将随身带着的工作证递给齐天义,只听他和老婆低声嘟囔了一句:“工作证!谁知道是真是假?”
当时大家也感到万般无奈,一头雾水,还是后来与他熟悉了,才了解到其中原委:早在1986年,运城市那些假冒考古队的文物走私犯也曾拿着“工作证”,并且蒙骗了镇政府和清凉寺的村民。1987年,运城公安机关破获文物走私案后,罪犯供认玉器是从清凉寺东北侧盗掘所得,为此齐天义和弟弟还被叫到运城市作证,当时不知真相的附近村民反倒以为是他们兄弟俩被警察抓去了。背上这样的“黑锅”,真是让他们至今有口难辩。从此,对有关玉器和墓地的事情,兄弟俩及其家属都异常敏感,对外来人员一律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
这可如何是好啊?考古队在第一天就碰上了难题。
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先住下,再向村民们慢慢解释,齐天义也答应与寺里村党支部书记联系,最后还是决定让考古队暂住在当地的“东风水库”管理处。好吧!总算有个立脚处,大家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他们与村里的老乡再次沟通,并与他们熟悉的当地博物馆领导取得联系,终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理解。第二天,田野考古小分队正式进入清凉寺墓地所在地——清凉寺附近,开始进行全面的勘察,同时计划: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此基础上小规模地发掘主要墓葬区。
正式开工啦!大家心里都透着小小的兴奋,也干劲十足。为了确保能够找到出土玉器的墓葬,他们在发掘之前,首先要对重点区域进行仔细钻探。根据之前调查和钻探资料的综合分析,队员们决定将试掘地点放在清凉寺东北侧。
这里的地形分为三个高低不同的台阶,每两个台地的交界处都有一个不低的地堰,无法更多地了解区域情况。该怎么办呢?
经过研究,队员们决定采用从西到东一字排开“布方”的方式,计划开10个5×5米的探方。这样一来,发掘区的实际覆盖面积东西长达60米。
随后,问题又接二连三地来了。由于三块平地都是近年村民们平整土地的结果,所以部分区域的覆盖层都很薄,有的地方揭去最上面的耕土层,就极有可能破坏紧贴在下面的遗迹。鉴于这种情况,最初的发掘工作带有十分明显的试探性质。
他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生怕一个不留神儿就破坏了原来的层位,而酿成大错。渐渐地,揭去覆盖层,部分区域已露出墓口,证明了这里确实是一个墓地。
不过,墓葬中是否有随葬品,尤其是随葬玉器呢?这个时候,大家的心里都没底儿!
(责任编辑:洛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