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5日,在距离茹家庄3公里外的竹园沟村,村民们在田间劳动时发现了土壤中的异物,他们扒开土层,黄土下赫然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有人拿着手电往洞里探照,可以看见洞里面有一些形状诡异的器物。
考古队员闻讯后急匆匆地赶赴现场。
有了茹家庄墓地发掘的经验,卢连成在指挥竹园沟墓地挖掘时显得胸有成竹,考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逐渐地,一些青铜器露出了土面,卢连成回忆说:非常可喜的是,在发掘竹园沟4号墓的时候,墓里出了大量青铜礼器,青铜礼器的铭文表明墓主叫鱼季,鱼季墓年代大概在昭王时代,就是西周早期稍微偏晚一点。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又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一处鱼国墓葬群进入考古队员的视野,宝鸡市区西部的纸坊头村,是西周遗址和墓葬比较密集的地区,当年,胡智生在这里主持了纸坊头鱼国墓地的挖掘工作,这些青铜器器形较大,纹饰清晰,在阁楼深处依稀发出黝黑的冷光,只有大型墓葬才能出土如此雄伟的青铜器,胡智生立刻意识到这又是一个重要发现。
卢连成介绍说:纸坊头的铜器铭文自称为鱼伯、鱼伯作器、鱼伯自作用簋,从铭文的体例,从器型、花纹,从墓葬的形制规范的情况看,我们把它认为是迄今为止,在宝鸡地区鱼国墓地中间最早的第一代国君。他的活动年代基本是文王晚期到武王,估计墓葬下葬的年代可能到成王的初年。
纸坊头鱼国墓地在渭水北岸,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庄重雄伟,呈现出一派蓬勃繁荣的景象。
竹园沟鱼国墓地则退至渭水南岸,活动年代大约在西周康昭时期。
茹家庄鱼伯墓地晚至穆王初年,这时已经全然衰败的景象,而且有逐渐往南方退让的趋势。
至此,已经基本理清鱼国国君的世系。
但是,这个非姬姓的方国从何处而来;他们在西周王畿之内生存了多久;有没有可能找到年代更晚的鱼国国君墓地呢?
卢连成重新回到茹家庄墓地,再一次对墓室进行考证。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先前被忽略的迹象。
当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茹家庄墓地时,发现在二层台地上填埋着花岗岩砾石块,这些砾石块,也有一些散放在墓主周围或者铺垫在尸体下。石块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未经加工,均采自清姜河。
卢连成介绍说:在墓葬、椁室和墓室里头都发现有砾石块,这种砾石块应该是当时埋葬的一种习俗,在椁室里、在墓室里摆放这个砾石的这种葬俗,不是周人的葬俗。
仅仅通过砾石殉葬的葬俗还不足以判断鱼国的族源。
考古队员将视线转向鱼国墓地出土的其他文物上,他们修补了林林总总的陶罐,试图从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卢连成介绍说:这套生活用品同周原地区,同周原传统地区的下层士人族人的差异,就给我们提醒了,可能他是不同的一个民族。
这些生活常用的钵形尖底罐,是一种地域文化特征极强的器物,它们很少见于典型的周人遗址和墓地,却多见于四川新繁、广汉早期蜀人遗址。
鱼国墓地遗物呈现出早期巴蜀文化的某些特征。
胡智生介绍说:至于鱼国的这个部族怎么来的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部族的文化是从秦岭以南,越过秦岭到了秦岭的北麓,进入关中西部,秦岭北麓,就是现在的宝鸡这一块。
鱼国,这个史籍失传的古国,在田野考古中逐渐复原出它的面貌。
考古专家在假想它命运的时候,不由感到担忧,因为很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发现有关鱼国的其它遗迹,它消失了吗?
宝鸡市博物馆考古队在茹家庄发掘出一个神秘的墓葬,令人惊奇万分的是墓室内并没有发现棺椁……
在墓穴西北角有一个生土台,台上有人骨架一具。
卢连成介绍说:尸体的骨骼保存非常好,是个壮年男性,在发掘过程中间,我们发现这个骨骼颈部有皮条缠勒的痕迹,颈上的皮条经过两三千年腐朽以后,留下发灰白的这样一种痕迹,在颈部的留存是特别得明显,现场观察,好像是一具被皮条勒死的这样一个尸体放在墓中的夯土之中。
这是一座带有三级台阶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
从它的墓道来看,其等级应当与茹家庄1号墓相似。
这座神秘墓葬是为谁建造的呢?
紧接着,考古人员继续往下挖掘,试图找到一些随葬品,但是直挖到墓底,也没有发现任何葬具和器物。卢连成回忆说:这事让我们考虑这个墓可能是一个空墓,但是究竟是怎么一个含义?当时是颇费脑筋的。
而且,墓中的骨骼究竟是谁,他怎么会被人勒死,埋葬在这里呢?
胡智生认为,这是个奴隶,为啥我们说他是奴隶,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棺椁,在葬具上没有棺椁。而且这个骨架发掘时候的痕迹,那就是手上、胳膊上、腰间和腿上都有被捆绑的痕迹,被腐朽的藤条、绳索捆绑的那些痕迹都在,那很显然是捆绑,再加上骨架挣扎得那个痛苦的样子,那很显然就是生殉的,就是活着把他捆绑了,扔到那个地方就开始填土,他不会是墓主人,绝不会是墓主人。
但是,卢连成对此论断颇为怀疑。
他带领考古队员反复研究神秘大墓的墓葬结构,从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卢连成介绍说:这个3号墓的墓主人身份,我个人的认为可能是一代鱼国国君,也是一代亡国的鱼国的国君,他在修筑墓葬的时候,这个国家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墓葬修成了,还没有来得及举行隆重的下葬仪式,这个国家出现某种变故,所以这个墓实际上就等于没有按正常情况之下来使用。
古鱼国,这个西周王畿之内受到册封的非姬姓诸侯国,其国君为了在周人的京畿之地立足,试图通过婚姻外交,以求附庸姬周的王室家族而生存,并且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还是败于错综复杂的宗族斗争,鱼国最终难以逃脱亡国的厄运。
最后一代国君屈死在空旷的墓室中,没有任何人陪葬。
而鱼国的下层族人,很可能穿越秦岭,回到他们祖先的土地上去了。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