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鼻烟壶创始于内廷。自其产生后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沿袭不断,推陈出新。清代鼻烟壶数量既大,而材质造型,装饰面貌更是千差万别,五彩缤纷。在不同时期均有新的品种出现,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时代风俗。下面按其时代发展简述如下:
1.康熙时期
有清一代,鼻烟壶肇自康熙朝,以铜胎画珐琅为其始创,更有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青花瓷品种,据文献记载康熙时期已生产玻璃鼻烟壶,但未见有传世制品。铜胎画珐琅为此时主要制品,均为造办处制作。造型多为扁壶形,即成定式,配以铜胎镀金錾花盖,装饰内容图案化,多利用圆形或卷枝花形开光,绘有红白梅花、富贵牡丹、月季、花蝶等花卉题材。珐琅彩料色泽艳丽,主要有宝石蓝、玫瑰红,粉、绿、白、浅黄等,具有晕染效果。通体构图,画面淡雅清逸,如康熙画珐琅梅花鼻烟壶,画珐琅双蝶鼻烟壶等,其落款形式大致相同。前一件圈足底内施白釉墨书“康熙御制”双行楷书款,后者底部为四瓣花式开光内白地红字楷书“康熙御制”双行款,为康熙时期画珐琅鼻烟壶的特殊的署款形式。这时期的署款大都是“康熙御制”四字,而不见有“康熙年制”款或篆书款。这也是内廷官窑制品的一个特点。
康熙时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瓷制品为此时重要品种。其造型多为柱状直筒式,胎质坚细,釉面晶莹亮丽,或略泛青,装饰图案以山水人物、孤舟独钓、缠枝莲纹为主,青花晕染,多带写意韵味,色泽明快,层次分明,特别是底款很少见有年制款,极少青花瓷烟壶中有署“大明嘉靖年制”“成化年制”等,其字体松散多是不规范。为康熙时伪托前朝款的特殊形式。
2.雍正时期
雍正时期,宫廷制作鼻烟壶的数量大增。这时期的制品也最为讲究,精美华丽,在造型装饰制作技法方面都有很多创新。雍正皇帝大力提倡宫廷制作工艺,并亲自督造查看造办处设计成品造型。这一时期宫廷造办处的制作管理逐步健全。清宫雍正年活计档中记载了大量的鼻烟壶制品。工艺技术的改进,品种的增加,式样的定型都坚持“内廷恭造”之式,形成了特殊的宫廷风格。
这一时期,除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外,新出现了玻璃胎画珐琅,瓷胎红彩涅白不透明玻璃及玉质鼻烟壶,其品种较多,造型向多元化发展,出现扁圆壶形、多棱壶式及各种竹节、鱼篓、瓜形等肖形造型,新奇生动。装饰题材仍以传统花卉为主,以画珐琅红地白梅、黑地红梅、牡丹、玉兔朝元及缠枝花卉等最为典型。通体黑色釉地图案,是此时期的代表性特征,这与雍正皇帝喜欢黑色洋漆效果有直接关系,色彩除黑色主调外,有红、蓝、白,黄等色彩对比强烈,与前期不同,如雍正画珐琅梅花鼻烟壶、画珐琅花鸟鼻烟壶,其底足内蓝字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印款,后者圈足内蓝花双椭圆形框内,红字双行楷书“雍正年制”。又如雍正铜胎画珐琅葫芦式鼻烟壶,高4、径2.2厘米,通体饰明黄地各色葫芦万代纹,其鲜艳亮丽,圆形底面黑字“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其造型小巧精致,颇具特色。
雍正时期玻璃鼻烟壶传世很少,但据记载此时己出现有玻璃套色鼻烟壶,可惜不见有实物传世,单色玻璃制品多为涅白不透明玻璃,又据记载雍正玻璃胎画珐琅烟壶甚多,但仅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竹节式鼻烟壶,造型新颖,且具有年款,烟壶造型为竹节形,珐琅彩绘竹枝蜘蛛,壶身黄绿深浅变化,并有褐色大小斑点,似出自然而美为人工,造型竹节挺秀,节间略见析曲,顶配铜胎画珐琅黑地花蝶盖,底部绘灵芝,内红色楷书款“雍正年制”,底款形式新颖,是一件形神色彩毕肖的精心之作。
3.乾隆时期
乾隆朝是鼻烟壶的鼎盛时期。其制作规模数量最大,制作品种质地繁多,选材精良,造型新奇。乾隆皇帝博雅好古,极慕追崇古人风范,其鼻烟壶制作风格也多有仿古纹饰。装饰繁褥,精工细做,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点。特别是画珐琅鼻烟壶,其装饰手法和题材内容富有创新,出现以西洋仕女人物风景图案的鼻烟壶,其通体构图,纹饰繁细,色彩艳丽,工艺精美,形成了这一时期的特有的装饰风格,如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鼻烟壶,烟壶为溜肩扁壶式,铜胎,口沿及底边均镀金,两面花瓣形开光,彩绘西洋人物母婴图,侧面分别间饰风景图案,色彩素雅美观,底足内填白釉楷书“乾隆年制”双行蓝字印款,配铜镀金銮花盖及牙匙,为乾隆时期鼻烟壶的特有形式。
乾隆时期玻璃工艺趋于成熟,用以制作大量鼻烟壶,如单色玻璃有仿白玉,仿玳瑁,仿玛瑙,仿翡翠,仿红宝石等不透明玻璃制品,又有透明玻璃如亮红色,亮绿色,蛋青色,有磨花、碾琢,无不精美,造型简单中出俊雅;套料玻璃鼻烟壶有单色套料,多彩套料等,又有金星玻璃、描金玻璃等,其中套料玻璃品种繁多,以多彩套料制品最佳,纹饰繁褥,造型多样,为其后各代所不能及。描金玻璃是前朝所未见的,造型有葫芦瓶式及圆肩瓶式,描金题材,以各种花卉、山水风景及葫芦万代纹等,线条精细,多配铜镀金錾花盖,一般有描金楷书"乾隆年制"双行款均为宫廷制品。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是一种新工艺,其特点是具有传统工笔绘画的纤细、繁褥、画工精致,彩绘装饰内容除传统花卉图案外,也有西洋风景人物图案,通体施金色地彩绘色彩艳丽,多带有具体年款以“乾隆年制”为最多,最华美,多出自宫廷制作。如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圆肩下溜折方形,四面开光,上圆下方,绘以山水、人物风景图案,其釉色细腻,人物描绘清秀,神态逼真,色彩亮丽,点晕层次分明,如同在纸上作画。壶颈饰以倒垂蕉叶纹,配铜镀金雕龙盖及牙匙,底为蓝字仿宋体“乾隆年制”双行款,字体规整。是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中的珍品。
乾隆时期,玉石质鼻烟壶制作更为精美。其选材精良,不惜工本;琢磨工艺精湛,追崇古朴;因材施艺造型高妙。其品种有白玉、青玉、碧玉、皮子玉等,玉色精美,造型多样,有仿古的古尊、古罍等仿古青铜器造型,有山子石、前形、龟形、蝉形、玉兰花形、葫芦形、荔枝形、瓜形等仿动物及植物肖形造型,有扁壶、方壶等各种壶形,小巧别致,极尽精美。纹饰有仿古夔龙纹、乳丁纹、蟠虺纹、簸箕纹、铺首纹、夔龙戏珠纹及百寿福禄万代、瓜果秋实等吉祥图案,繁缛而精美,简捷而古朴,为一时之盛。留皮色子玉烟壶为此时内廷玉器之一大特色,多取自然随形,或巧作前形。扁壶形,也见有成套制品,更为名贵,为世所罕见。又如白玉笋形鼻烟壶,烟壶以羊脂白玉雕作倒置笋形,其笋皮层层相裹,造型写实逼真,用阴刻线表现入微,笋尖略侧向一边,传神生动,将初出土壤的毛笋,表现得淋漓尽致。顶配铜嵌红珊瑚盖,反差鲜明,有画龙点睛之妙,为清代鼻烟壶中的精品。又如白玉兰式鼻烟壶,其以羊脂白玉碾琢倒置的兰花形,玉色洁白如脂,质地细腻温润,琢刻精心,手法高超,线条自然流畅,充分表现出花瓣的娇嫩洁白,含苞欲放的神态,质感强,造型生动,非内廷琢玉高手不能为,烟壶以同样白玉琢花蒂式帽盖,背面有直行篆书填蓝字"乾隆年制"款,极为可爱,为乾隆玉质鼻烟壶的代表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