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消失的契丹国:马背上的雄霸中国的国家(一)

2009-07-17 17:1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契丹民族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契丹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辽寺和辽塔就是其文明的体现。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契丹民族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后被金国所灭。一部分幸存的契丹人被迫西迁,在今天的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国,后被成吉思汗所灭。之后,契丹的残余势力又在今天的伊朗南部建立了起儿漫王朝,但不久还是在黄沙弥漫的异国他乡销声匿迹了。

契丹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辽寺和辽塔就是其文明的体现。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有的始建于辽代,有的在辽代翻修过。它们巍峨雄伟,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挺拔。尤其山西省应县的释迦塔,是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毁。

Kitay”,咬文嚼字细求源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在英语中的名称为“China”,来源于中国的瓷器名称,然而却有很多其他的外国语言并不这样称呼中国。在俄语中,中国被称为“Kitay”,还有希腊语、波斯语以及中古英语中也都是采用的这样的名称。在现代英语中,也有用“Cathay”来代表中国的情况,当我们看到以C缩写的简称时,并不全都是“China”的缩写,比如香港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的英文名为Cathay Pacific,中国太平洋航空公司的英文名称中也用Cathay来代表中国。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称呼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异呢?“Kitay”、 “Cathay”这两个词又是源自哪里,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其实,俄语中对中国的称呼来源于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契丹。“Kitay”就是契丹的音译。“契丹”在古代还被翻译成Kita1a或CathaIa、Cathay,是辽朝建立者的族名。法国人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说:“契丹(汉名),阿拉伯-波斯语(Khitai),蒙古语(Kital)。”《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在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中国的代称。在俄罗斯和整个斯拉夫语世界中,至今还用这个称呼来称中国。”现在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称呼中国直译过来是“契丹”,俄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称中国为“Kitan”,称中国人为“Kitanyes”。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Khita”、“Khata”,这都是从契丹演变而来。既然契丹是一个消逝了的少数民族,为什么会用它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呢?

契丹族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并建立了国家,曾经创造过非常繁荣的文明。那时,契丹兵强马壮,令周围的许多小国望而生畏。我国对外联系主要依靠向西、向北的丝绸之路,经西域到达中亚、西亚,再辗转到达欧洲国家。契丹占据着沟通我国内地与欧洲国家联系的交通要道,因此成为我国的对外窗口。来自欧洲的外国人首先要经过契丹才能进入我国内地,这里也就成为对外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尤其是对于处在我国北方的俄罗斯,因为契丹是俄罗斯与中国的必经之路。随着契丹的逐渐强大,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理解。甚至很多当时的外国人只知道中国有契丹而不知道中国有宋朝。

契丹不仅在对外联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由于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也已经十分发达,它还把自身的文化等向外传输,影响着外界对中国印象。外国甚至认为契丹就代表的整个中华民族,因此就把契丹作为对整个中国的称呼。

后来,虽然契丹衰落了,繁盛的文明也随着消失,但是那些已经形成习惯的欧洲国家仍然没有改变这种以契丹国名、族名代表中国的习惯。这种习惯在这些国家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它的原意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从这个词汇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契丹繁盛时是何等景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