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金步摇冠:鲜卑族贵妇的奢侈饰品

2010-02-05 11:48
来源:龙源期刊网 作者:秩名
内蒙古博物馆珍藏的两件金步摇冠出土于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村窖藏,分别为糜鹿和马鹿特征,头部均作支叉,并配以桃形金叶,走动时发出金属般的声音,以示显贵。
  步摇冠起源于西方,约公元前后正式形成。然后向东传播,横越欧亚大陆,经中国传入日本,流行时间长达600余年。在中国兴起于汉代,晋以后盛行。
 
  内蒙古博物馆珍藏的两件金步摇冠出土于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村窖藏,时代为北朝。冠分两种形状:其一头部轮廓似牛首,高19.5厘米,宽14.5厘米,重92克。头部边缘饰鱼籽纹,内作连弧纹装饰。在牛首之面部及双耳镶嵌红、白石料,现已部分脱落。耳作桂叶形,角似盘曲多枝的连理扶桑,又像变形的鹿角,每个枝梢上环穿桃形金叶1片,共14片。其二具有马头特征,高18.5厘米,宽12厘米,重70克。头额部原镶嵌料石,现已脱落,眉梢上端另加一对圆圈纹,所有花纹和脸框周围饰鱼籽纹。面部嵌白、淡蓝色料石。竖耳,耳朵作尖桃形,内嵌白色料石。角作三枝并列向上,分又处嵌桃形白、绿色料石。枝梢环穿桃形叶片。这两件金步摇冠工艺精湛,外观华丽,是鲜卑族贵妇所特有的头上装饰,当步行时头部摇动,叶片随之颤动,所以谓之“步摇”。
 
鲜卑族起源于东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建立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是唯一经历了从森林走向草原,进而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历经艰难,可谓“山高谷深,九难八阻”。
(责任编辑:多宝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