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远去的盛乐古城,见证拓跋鲜卑创建北魏的历史

2009-05-08 12: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呼和浩特市南38公里处,有一座叫做“盛乐”的古城遗址。这里曾是中国北部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它见证了拓跋鲜卑创建北魏的历史。鲜卑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入主中原的呢?

天下大事,自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汉”大一统之后,中国历史进入第二次分裂时期,史称魏晋南北朝。

公元386年,三国“曹魏”政权之后,又一个叫做“魏”的国家在中国北方建立,史称“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先后消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南北朝对峙结束之后,中国迎来辉煌的隋唐大一统。

“北魏”成为连接“秦汉”、“隋唐”两次大一统的重要纽带。

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时光荏苒,北魏的那页史书已被翻转,哪里还保存着它的脚印呢?

呼和浩特市南38公里处,有一座叫做“盛乐”的古城遗址。这里曾是中国北部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它见证了拓跋鲜卑创建北魏的历史。

“拓跋鲜卑”,这个名字陌生而遥远,人们很难想象,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过怎样的历史?又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入主中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所有疑问都象迷雾般令人困惑不解。

鲜卑民族早期没有文字,要想了解他们的历史,只能借助中原王朝的记载。在中原史籍中,鲜卑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后汉书》。

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后汉书》上对于东胡余部的记载,到他们战败逃亡之后便戛然为止。

几百年之后,公元258年,一个叫做拓跋鲜卑的部落,开始在阴山地区建城立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孕育发展后,又入主中原,建立起强大的北魏王朝。

这个拓跋鲜卑到底从何而来,他们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东胡余部溃败之后,分裂为众多小部落,四散于草原。其中一部发展为鲜卑。

东汉时期,鲜卑部落林立、各自为阵。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与草原上其他游牧民族杂居、融合,形成为一个新的鲜卑民族。

东汉末年,鲜卑就是靠着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檀石槐的卓越才能,才从七零八落的分散状态,转变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这一时期,在众多融入鲜卑的部落当中,有一支叫做拓跋。

拓跋部曾是塞外深山中的狩猎部落,由于人口膨胀,导致单纯的狩猎生活无法满足部落需求。为此,他们不得不选择往山外迁徙。

东汉末年,拓跋部迁徙到蒙古草原上。这时,正是檀石槐率领的鲜卑的强盛时期。

今天,当我们提到鲜卑这个民族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总是拓跋鲜卑。

但事实上,当时中国北方,除了拓跋部之外,还有“宇文”、“慕容”、“段氏”、“乞伏”等鲜卑部落的存在。

拓跋鲜卑创建北魏之后,史书对他们的记载逐渐增多。

其中,以《魏书》最为详细。《魏书》对拓跋鲜卑的起源有这样的解释:“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按照这个解释,“拓跋部”因为生活在“大鲜卑山”中,所以叫做拓跋鲜卑。但与这一记载相矛盾的是,当时的蒙古草原上,已经生活着那个叫做鲜卑的民族了。

那么,这种差异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假写历史以抬高自己并不让人惊奇,既然手握大权掌管天下,当然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来纂修史书。

真正让人好奇的是,这个原本弱小的狩猎部落,是如何发展到统治草原的原生民族,并且入主中原的?

就像檀石槐对整个鲜卑的作用一样,拓跋鲜卑的兴起,同样依靠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力量,他就是被北魏皇族称做始祖的拓跋力微。

公元3世纪中叶,力微率领拓跋这个弱小的狩猎部落,从大山迁徙到草原。

这次成功的南迁只是部落兴盛的第一步,随后他们遇到了更多困难。在从狩猎向游牧转变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在部落纷争、弱肉强食的草原上占据一席之地。

力微作为首领的睿智之处在于,他成功地利用个人能力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力微借助没鹿回部的力量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但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鲜卑和整个蒙古草原。

为了实现统一鲜卑的理想,力微显示出比其他部落酋长更加高瞻远瞩的眼光。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力微又用同样方式,将儿子沙漠汗送到晋朝做质子,借此延续了与中原王朝的友好关系。

凭借与各方势力所保持的和平关系,拓跋鲜卑得到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逐渐成为阴山前后一个比较大的部落。

但是,这距离力微的理想还有很大距离。于是,他开始着手第二步计划——吞并其他部落。首当其冲的便是其岳父的没鹿回部。

力微吞并没鹿回部之后,很快又统一了其他鲜卑部落。

公元258年,力微建立起部落联盟,也就是早期的国家政权。

拓跋鲜卑建立早期国家政权的地方叫做盛乐。

今天,呼和浩特至和林格尔县的209国道边上,立有一块石碑。碑石上所刻“土城子遗址”,就是指盛乐古城。

土城子是现在的行政区划,盛乐则是北魏时期的称谓。

当年坚固的城墙,历经千年的沧桑,风化成今天的模样。当年荒草丛生的草原也被开垦成片片农田。

为什么力微会选择在盛乐定都,建立拓跋鲜卑的早期国家呢?

王凯,作为一名盛乐古城研究者,他曾无数次来到过这片遗址。对这里他非常了解。

力微为什么会选择在盛乐建都,王凯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思索和考察,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寸城墙。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