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梳妆楼之谜:神奇传说背后的故事(三)

2010-02-08 13:55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探索发现
1999年秋天,河北省文物考古所经过对河北省沽源县的一座奇特的古建筑进行探测,发现它不是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而是一个墓上的享堂。
  1999年10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家口市沽源县梳妆楼内部进行了发掘,梳妆楼墓葬的神秘面纱初步被揭开,这是个一男两女合葬墓。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答案,梳妆楼实际上是蒙古贵族的树葬楼。但是,关于这个墓到底是金代的?还是元代的?墓中的三位主人究竟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这一系列疑问,都有待于梳妆楼墓区全部发掘完毕,它所隐藏的秘密也许才能够大白于天下!
 
     2000年春天,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梳妆楼考古队,还没等大地复苏就重返沽源县考古现场。考古队根据梳妆楼墓葬的发掘情况判断,这个墓如此恢宏至少是一个王的墓葬,既然是一座王墓就不止是一座,原来探测时发现的建筑遗址,有可能都是墓葬,很显然这是一个家族墓地。因此,考古队对梳妆楼周围进行了大面积的揭露。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任亚珊介绍:2000年,我们对梳妆楼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把这个上边很厚的一层,因为洪水冲刷淤积了一层沙,我们把它清理掉。这样就露出了好多遗迹,尤其是在这个一号墓,就是在梳妆楼西部,发现了好几处类似与梳妆楼这样的墓葬。同时,也有惊人的一些发现,就发现了碑文。这个碑文很碎,不是说谁来了以后把这个碑砸碎了,而是把这个碑文给凿掉的。
 
  这些石片上雕刻着蒙文和汉文,这些文字信息立刻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但是,每一块带字的石片只有一两个字几乎无法拼对。考古队分析,这些字可能是从墓碑上凿下来的,所以才变得如此破碎。考古人员经过细心察看发现,这些字正是来自于梳妆楼墓里出土的这三块石碑。原来考古队以为这是三块棺盖,实际上是竖立在祭台上的墓志铭,盗墓的人把石碑上的字凿掉以后,将墓碑扔进了梳妆楼墓坑里回填了。
 
  任亚珊介绍:但是有一块比较大的碑文上显示了几个字,当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就是“襄阔里吉思 敕撰”这么几个字。
 
  “襄阔里吉思”是什么意思呢?但是旁边4个字“敕撰、臣为”引起了考古队的兴趣,也就是说“皇帝批准、大臣所为”,这简单的四个字表明了君臣关系,也说明了梳妆楼墓葬与一个王朝有关。这一发现十分重要,立刻引起了任亚山的注意。那么,“阔里吉思”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名。循着这一思路,任亚珊首先在元史中寻找答案。
 
  任亚珊介绍:一查这个阔里吉思又出现了问题,一共查出三个阔里吉思来。我们现在发现的这个墓主人他的年龄应该是在壮年,是在40岁左右,史书上的这三个阔里吉思只有一个跟我们这个吻合。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确定这个碑文上提到的这个阔里吉思,很有可能就是成宗的驸马,就这个阔里吉思,恰恰这个阔里吉思呢,又是汪古部的首领。
 
  阔里吉思是汪古部族的第四代首领,他继承了祖辈显赫的身世,不仅身居高位倍受恩宠,而且战功赫赫。公元1297年,阔里吉思在平定叛军也不干的战斗中,以1000精兵大胜也不干数万大军,从此阔里吉思威震朝野。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下令奖赏阔里吉思黄金3斤,白银1500斤。据《元史》中记载:阔里吉思“性勇敢、习武事,尤笃于儒术。”也就是说,阔里吉思不仅精通军事,对儒学也颇有研究,是元朝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帅才。因此,成宗铁木尔皇帝继位以后,封授阔里吉思为高唐王。不久新疆发生叛乱,阔里吉思奉命前往新疆平叛,并多次克敌。元大德二年,即公元1298年秋天,阔里吉思在御敌之战中,打败敌军、乘胜追击,不曾想深入敌后险地,因后援没有跟上被俘,叛军诱降不成,在今天新疆博乐市东南被杀害。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