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寻嵩山大法王寺地宫的秘密(4)

2010-05-19 14:11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探索·发现
拓片上显示落款人是两位高僧:圆仁和天如。对于天如,人们一无所知。有人猜测,天如是否就是那具包骨像呢?而圆仁这个名字,却让学者们为之震惊。
拓片上显示落款人是两位高僧:圆仁和天如。对于天如,人们一无所知。有人猜测,天如是否就是那具包骨像呢?而圆仁这个名字,却让学者们为之震惊。
 
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遍查了唐代的高僧传和续高僧传中,发现中国僧人里面没有叫圆仁的,唯一就是日本来华求法的圆仁和尚。
 
围绕这个重要发现,学者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圆仁,历史上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的日本著名高僧。圆仁早年在家乡大慈寺,受唐代鉴真法师东渡日本传法的第三代弟子广智法师剃度出家,受到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和佛教气息的熏陶。
 
圆仁的时代,唐朝已是整个东方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是日本僧人们向往的文化大国。在日本佛教史上,有著名的"入唐八家"--八位入唐求法的高僧大德,圆仁就是其中一位。公元 838年,圆仁以请益僧身份加入日本国派遣的第十八次遣唐使团。
 
圆仁在中国行经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七省的广大地区。他把将近十年的见闻经历用日记体裁写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全书共四卷,约八万字。书中述及我国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平民生活和中日关系等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唐史的珍贵资料,日本学者称其与《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行记》并称为古代“东方三大游记”。
 
然而,圆仁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却一点没有提及挺身保护舍利的事。
 
这显然是一桩历史悬案。不过,对日本高僧圆仁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却倾向于肯定推论。
 
不过,也有研究者提出质疑:圆仁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有一部分为回国后补记,为什么他仍然没有提及这个事件呢?
 
因为中日间的交往,日本遣唐使的往来很频繁,官方组织和民间自发的前往大唐不乏其人,僧侣、官员、商人、社会名流,如果他记了,很容易泄密,传到唐王朝中间,那么嵩山法王寺这批僧人罪责难逃,甚至株连九族。
 
如果说,这块神秘墓碑所记载的情况符实,恰好解答了大法王寺二号地宫为什么会出土如此精美文物的疑问。
 
由于缺乏史料,千年的历史迷雾一时难以廓清……
(责任编辑:洛阳铲)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