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北齐徐显秀墓考古记

2010-06-13 09:09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李尚鸿
徐显秀墓为平面近方形的砖室墓,徐显秀既然是河北人,为什么把墓葬选在太原?这些壮美的壁画有什么价值?为何包含着如此多的外来文化因素?
北齐徐显秀墓考古记
  在太原东山,有一个叫做王家峰的村庄,它毗邻凌霄双塔,近年可谓远近闻名。
 
村东是一片千亩梨园,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土冢,当地人称“王墓坡”。但是,很少有人爬上去一探究竟,慢慢地,这里变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冢。
 
可就在2000年寒冬的夜晚,盗墓贼将黑手伸向古墓,在墓冢西北角轰然炸出一个盗洞……
 
盗墓贼盯上“王墓”
 
炸药被引爆之后,几个盗墓贼又围上前猛刨了一阵儿。突然,他们的耳边传来村民们“抓贼”的叫喊声,一伙盗墓贼才仓皇而逃。
 
2000年12月1日,星期五,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村民梁春生的报告,称他们村东梨园里的“王墓”被盗。所长当即派工作人员前去调查。
 
在梁春生的带领下,他们火速赶往被盗现场,看到一座封土堆,大约高4米,周围有许多盗墓者留下的探眼痕迹,西北角是一个竖直盗洞,直径约60厘米,盗洞四壁呈现出一道道竖立的土棱,不见工具挖掘痕迹,估计这正是爆破形成的。再看洞口周围,还散落着一些报纸屑、线手套和绳纹砖的残块。墓中文物是否被盗走了呢?大家都有些担心。他们一边寻找进入盗洞的工具,一边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
 
眼前这个土堆在当地叫“王墓坡”,它会不会是明代哪个晋王的陵墓呢?因为东山一带是历代晋王陵墓的主要埋藏区。
 
工具找来了,一位工作人员把绳子绑在腰间,沿着仅可容身的盗洞向下滑,快到洞底时,盗洞成为约30度的角度向东延伸,继续往里爬了大约3米,他发现墓壁的砌砖刚被挖开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洞口。
 
他把手电筒伸入墓室,幽暗的穹隆中透进一线亮光,光线所至却是一幅幅令人惊异的景象,“咦,这是什么?”
 
他揉揉眼睛,挪动了一下身体,努力把头挤进洞口,仔细观察起来,眼前突然浮现出各种色彩斑斓、鲜艳如新的人物形象,仿佛徜徉于布置整齐的古代画廊。他心想:“不对,从这些人物的衣着来看,不像明代服饰啊,倒是有些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子。这会是哪个朝代的墓葬呢?”
 
哪知就在他聚精会神观察、拍照之际,手电的光突然熄灭了。怎么回事?
 
然而,更为蹊跷的事情发生了,他刚换上备用的充电电池,可不一会儿,光柱竟再次消失。
 
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遗憾爬出盗洞,和另一位工作人员交换意见后,安排梁春生日夜看守,自己则赶回单位,向所里汇报情况。大家看过照片后,意识到这可能是北朝晚期的墓葬。
 
转回头再说村里,事后很快就有传言散布开来,说“王墓里透着鬼气,考古队的手电进去就灭了”。
 
这时,所长立即向有关方面汇报王家峰壁画墓情况,政府及文物部门当即决定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很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太原市政府紧急拨款,资金到位了,由省、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的考古发掘队也到位了。
 
时值严冬,大雪覆盖了整个梨园,考古队就在这时进驻工地,进行清理、勘探等前期工作。探工先是清除掉墓道上部的土,寻找到了墓道和天井的确切位置,同时做好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在探明墓葬结构后,他们迅速拟订了发掘计划,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之被迫中止。
 
2001年3月,冬去春又来,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队员开挖出一个大探方,以探方的形式逐层发掘。站在王墓堆上,看着不断深下去的探方,他们不由得想,既然是“王墓”,墓道内会不会也有壁画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