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厚葬品——青铜摇钱树(3)
2010-05-26 10:49
摇钱树在东汉四川诞生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所有出土的摇钱树,年代都集中在东汉初年至三国蜀汉后期。有确切纪年最早的是建初九年,即公元84年,最晚
摇钱树在东汉四川诞生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所有出土的摇钱树,年代都集中在东汉初年至三国蜀汉后期。有确切纪年最早的是建初九年,即公元84年,最晚的是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期间,到西晋就完全消失了,存世时间不过 200年左右,以后就杳无踪迹了。
那么,摇钱树为什么会在东汉的四川诞生呢?
历史学专家袁庭栋介绍,东汉时候的成都,经济相当发达,在全国是第一流的,所以当时就是“汉家食货,以为称首”。
江苏大学教授何志国介绍,在汉代四川有很多工官,这些工官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手工业管理的部门,比如说铸铁,做漆器,然后铸青铜器。四川在汉代的漆器和青铜器是非常有名的,还有就是蜀锦。所以汉代的四川,经济是非常发达,包括钱币的铸造,而摇钱树从技术上来讲,它就是钱币铸造的一种产物。
两汉时期,中国的冶炼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铸钱技术成熟,如三铢钱、五铢钱等。当时,四川成都著名女诗人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就是富甲蜀中的冶炼专家。
西南矿藏富足,用于铸币的贵金属铜的储藏量也很丰富,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邛都,西南出铜”,书上所说的“邛都”就是现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而历史上著名的邓通铸币的故事也就发生在四川。邓通是汉文帝的一个宠臣,汉文帝非常宠幸他。后来赐他一座铜山,让他去做铸钱,邓通非常有钱。研究者们又在四川的汉代画像砖上发现了栩栩如生的“摇钱树”,这似乎印证了摇钱树在东汉时期兴盛一时的景象。
这样的情形似乎有些耐人寻味,摇钱树频频出现在偏僻的西南地区,而在汉画艺术和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的中原地区却从未发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学专家袁庭栋介绍,一个方面,因为四川作为一个道教发源地,与它的道教思想盛行有关;第二,就是和当时四川冶金铸造的工艺,特别是冶铜、铸造的工艺发达有关,没有这个工艺造不出来这么漂亮的摇钱树;第三,就是和当时的四川经济有关。没有经济的繁荣,就没有那么多的财富用来埋在地下去,就没有那么多财富来铸造最好的随葬品。因为汉代的四川非常繁荣,是全国第一流的。这三大因素,就造成了四川在埋葬品当中主要选用摇钱树的原因。
摇钱树是一种厚葬品
当摇钱树从“社树”、“神树”这样的祀礼之器,走到了人们世俗的财富梦和长生梦的寄托时,它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由于它的贵重,能够享用得起的多是富有阶层。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摇钱树的来源和用途,研究者们又将已经发现的摇钱树或摇钱树座的出土地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发现迄今为止出土的摇钱树和摇钱树座,主要分布在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三条主干线即西夷道、南夷道和博南道上,还有部分也在南方丝绸之路向北的延伸线上。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刘弘介绍,比较精致的漆器,称为釦 器,就是在漆器的口沿上,它是用铜甚至用银包了一个边,做工非常精致的。还有就是铜镜这类型比较精美的一些东西。一部分是当时的商贾贩过来的,一部分是当时的移民带过来的。那么摇钱树这个风俗可能也就这样子沿着这条路带过来了。因为最早摇钱树出现大概应该在东汉中期,再早还没有发现这种器物,大量的是东汉晚期。从这个现象来讲的话,跟南丝路的开通有密切的联系。
从地域物产到经济实力,从文化传承到精神追求,从冶炼技术再到铸币权力的下放,在彼时的四川及周边地区,无论物质条件、主观愿望还是技术手段,都已经十分完备,摇钱树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青铜器修复专家陈一介绍,从历来出土的青铜器来分析,中原以鼎为主,但是摇钱树以西南云贵川为主,所以说中原就是聚宝盆,西南就是摇钱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刘弘介绍,在这里发现出土的摇钱树墓葬的墓长基本上都在8米左右,宽一般在2米左右。根据全国汉墓的研究表明,这种墓葬一般可能是中小官吏这类人的,比较富庶的人才用得起摇钱树。因为像马道这株摇钱树,里面还出土了铁剑,只有当时的官员才能带剑。还出土了车马器的冥器,说明他有这种身份,一般的老百姓可能用不起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