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厚葬品——青铜摇钱树(4)
2010-05-26 10:49
摇钱树为何猝然消失 可是,这种承载了人们梦想和追求,如此精致又具有广泛文化内涵的青铜器物,又为何在匆匆200年之后就猝然消失了呢?史书中没有
摇钱树为何猝然消失
可是,这种承载了人们梦想和追求,如此精致又具有广泛文化内涵的青铜器物,又为何在匆匆200年之后就猝然消失了呢?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学者们也只能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进行推测和揣摩。
江苏大学教授何志国介绍,东汉末期刘焉、刘璋父子入蜀,导致一些战乱。尤其是在魏蜀吴三国时期,战争非常多,而蜀国和魏国战争则更多。战争导致了经济基础受到极大的摧残,当时铸造摇钱树的财力也受到了影响,这是它消失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跟魏晋时期禁止厚葬有关。汉代流行厚葬,到了魏晋时期,从曹魏到西晋统治者都禁止厚葬。那么摇钱树作为厚葬品,它受到了影响;第三个原因,就可能跟魏晋四川的文化结构变化有关,因为在西晋初期有很多的流民,比如氐羌几十万人从西北地区来到四川,改变了四川人的结构。同时魏国灭蜀之后,把蜀国很多人,尤其是统治者迁徙到中原地区,这样改变了它的文化结构和人口结构。摇钱树随葬的文化传统、丧葬传统受到了影响。
然而,当青铜铸造的精美的摇钱树断然绝世以后,“摇钱树”这一词语和艺术形象却在民间逐渐流行,人们附着在“摇钱树”上对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梦想和祈愿仍大行其道。至今,我们仍能在各种民俗年画里都能看到丰盈喜庆的摇钱树,也能听到“摇钱树、聚宝盆,日落黄金夜装银”这句流传极广的民谚。
四川省德阳市文联主席范小平介绍,年画摇钱树从图像上来看,和商代的青铜神树和东汉的摇钱树应该是一脉相承。它上面的图像有很多钱币造型,可能就是现在称之为的五铢。那些钱在绵竹年画当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
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老北京旧俗有岁末制作“摇钱树”,用以祈年的风习。“岁暮取松柏枝大者,插于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谓之‘摇钱树’。”
每当新年来临,一株精心装饰的摇钱树就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祝福和祈求。财源滚滚、红红火火、丰衣足食、幸福安康,这也许就是普通百姓对俗世生活的最高愿望和追求。
(责任编辑:多宝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