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肾主藏精,肾的精气充足,听觉才能灵敏。故《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如果肾精不足,则将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症。老年人所以多见耳聋失聪等症。往往是由于肾精衰少的原故。
精与血又互相化生,精足则血旺,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则根源于肾气,故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因此,青壮年肾气盛,毛发茂密而有光泽。老年人肾气虚衰,毛发易于脱落,枯稿发白。故有“发为血之余”,“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的说法。
(七)肾阴与肾阳
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前人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理论。肾阴和肾阳在体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则形成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若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则为阴虚火旺的见症,是由于肾阴虚少,不足以制阳的缘故,而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萎早泄,妇子宫冷不孕等症,则是肾阳虚衰,温煦和生化的功能不足所致。肾阴虚和肾阳虚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在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即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可以累及肾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可伤及肾阴,成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肾阴阳两虚证。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