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的铜鼓在葬礼上才会敲响,离铜鼓阵不远的地方,拴着三头牛。主家的葬礼就在这里举行,确切地说,是在这里举行打铜鼓和“开牛”仪式。白裤瑶有停棺待葬的习俗,在春分至秋收这段农忙时节,人们无暇举办丧葬活动,死者入棺后先埋在家中院子里。等到农闲时候,一般是农历九月以后,选好日子,才举办隆重的葬礼仪式。有些人家则是因为当年买不起足够的牛,要等上数年才能够举行葬礼。葬礼仪式主要有“起棺”、“打铜鼓”、“开牛”、“长席宴”等。
空旷的田地上,人们已经用木头支起架子,用绳子套住铜鼓耳吊在木架上,十多面铜鼓依次排开,排成一个“7”字形。铜鼓的排列顺序是有讲究的:主家请来的排在开头和最后,舅爷家请的排第二,“老同”(兄弟之意)和其他亲朋好友的再依次往后排。
白裤瑶打铜鼓的都是男性,两人配合打一面铜鼓:一个男子站在铜鼓一侧,左手拿一个用大血藤做的鼓槌敲打鼓心,右手执小竹棍在铜鼓边沿轻轻击打;另一个男子则双手合抱一个木制风桶,在铜鼓背面接音,按一定的节奏前后晃动,使铜鼓产生共鸣,让声音更雄浑,传得更远。而附近的乡邻们听到鼓声后,便会背着自家的铜鼓,或挑着糯米、米酒赶来参加葬礼。
在打铜鼓的过程中,不断有乡亲背来铜鼓加入到铜鼓阵中。铜鼓越多,主家愈有面子。到“开牛”时铜鼓总共有20面,这在当地已十分体面。铜鼓中有祖传的老铜鼓,也有新铸的铜鼓。据一位鼓手说,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铜鼓,有的是同宗几户人家共享一个。
这么多铜鼓,怎么能动作整齐划一,敲打出相同的节奏呢?指挥众铜鼓的是大皮鼓。大皮鼓是用空心独木和牛皮做成,由主鼓手敲打。主鼓手一边以鼓点引导众铜鼓的节奏,一边舞蹈。只见他双腿并拢微曲,双棍击鼓,双棍不时有规律地从头顶、双肩、小腿等部位相向互击,绕着大皮鼓左蹦右跳敲打。敲打时一个节奏打三遍,动作可率性而为。打铜鼓可以说是白裤瑶男子的基本功,整个仪式过程中,一组敲完,可以换另一组鼓手继续敲,主鼓手也可轮换。
白裤瑶的铜鼓,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也是白裤瑶人虔诚礼拜的神器。古时候,白裤瑶的铜鼓、皮鼓,是对敌作战时用来发号施令的。在一次战事中,白裤瑶头领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而逝,瑶胞为了祭祀头领,为他鸣鼓、“开牛”,隆重安葬。从此,打铜鼓便成为祭祀、葬礼仪式上的一部分。而今,葬礼上打铜鼓,更多的是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同时也驱灾祈福,“用铜鼓声为逝者开路,让逝者到天堂后安息”。所以,可以说白裤瑶的铜鼓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寄托。千百年来,它雄浑的响声回响在大山深处,亘古不变,给白裤瑶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归属感。
下午4时左右,最后一遍铜鼓敲完,主家给打铜鼓的人们敬酒后,准备“开牛”,即砍牛,这是白裤瑶葬礼中最隆重的仪式,四方亲友一般都身着盛装前来参加。
牛是白裤瑶的图腾,瑶族同胞对牛怀有崇敬之情,所以白裤瑶人不叫砍牛,而叫“开牛”。按白裤瑶习俗,老人去世,家里要择日为其“开牛”送葬,以“表示对老人的孝心”。若逝者为男性,则用长刀砍牛;若逝者为女性,要经外家同意才能用长刀砍牛,否则就用短刀杀牛。“开牛”一般是用水牛,牛的头数视主家经济情况而定,一般一头或两三头,多的七八头。
“开牛”仪式开始,先由两位主家兄弟撑着黑伞进场。然后哭牛、拜牛,长长的哭丧队伍从村寨中向砍牛场走来。男子背着香烛、草纸,女子背着金竹帽,手拄一根夹着谷穗的青竹枝,列队绕牛一圈,跪拜之后用谷穗喂牛再离去。
随后,道师捧着一碗米,抓起米撒到牛的身上,口中念念有词。孝子牵牛绕木桩三圈,用谷穗喂牛,另有一人持竹鞭帮着赶牛,意为送牛随逝者上天堂。
接着有多位白裤瑶女眷绕场走一圈,手提装有玉米粒的布袋,边走边掏出玉米粒撒向四周的人群,意为添福添寿。
点燃鞭炮后,三杆鸟枪向天齐鸣。接下来即用绳子栓住牛的四肢,用力把牛拉倒,由舅爷或舅爷家的人举刀向牛……
“开牛”后牛肉将分给参加葬礼的人,砍的牛角则挂在逝者墓碑前的木桩上,作为逝者的陪葬品。挂在逝者墓前木桩上的牛角越多,表示主家越富有
“开牛”后,铜鼓声再次响起,“开牛”仪式就接近了尾声。听旁人介绍,随后主家还会摆长席宴,宴席呈长条形,一路顺延,参加葬礼的人们分坐两边。参加长席宴的人越多,越能表示逝者生前受人尊敬。开宴时妇女先吃,接着是孩子,最后是男子。大家一起大碗地喝酒,相互敬酒,谈笑风生,讲述逝者的生平,也讲述自己的生活。宴席后,每人均分到几片牛肉及一团糯米饭。至此,白裤瑶族的葬礼才算基本结束。
下山路上,耳边还响着铜鼓声,眼前似乎还晃动着白裤瑶男子舞蹈的身影,晃动着白裤瑶女子的百褶裙,惊心动魄的砍牛场面闪烁而过,定格的是火堆边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心中感慨:白裤瑶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悲哀。“死比生大”,快乐能在天堂延续,或许这也是一种朴素、豁达的人生吧。
白裤瑶的葬礼是极为隆重的,有“死比生大”之说法。白裤瑶人把死亡当成“归家”——离开人间进入天堂,过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打起铜鼓为逝者开路,哭着告别逝者……长席宴上,人们大碗地喝酒,谈笑风生,淡定从容地讲述逝者,还有他们自己的人生……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