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青城古镇民俗文化

2009-09-29 10:51
来源:腾讯网 作者:佚名
清光绪年间,青城本地曲艺爱好者张晓霞,编创了青城小调,又称“西厢调”。小调共创作唱腔24个曲调,剧本27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8折《西厢记》,因此,将该剧定名为“

青城小调

清光绪年间,青城本地曲艺爱好者张晓霞,编创了青城小调,又称“西厢调”。小调共创作唱腔24个曲调,剧本27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8折《西厢记》,因此,将该剧定名为“西厢调”。该调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一时间便迅速在青城地区流传开来,老幼皆爱听。

青城小调

西厢曲调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具有融合秦腔、眉户戏、陇剧、江南采茶调、陇东道情、花儿等的特点,独具风格。这是一个介于大众和地摊艺术之间的过渡产品,表演人员较少,演出简单,非常适合于自娱自乐。

青城小调著名的剧目有《渔舟》、《富贵图》、《卖货》、《写扇》等。

隍爷出巡

隍爷出巡

官丁衙役轿夫抬着隍爷,由道士鸣锣开道,衙役列队拿着水火棍维持秩序,持肃静回避牌,抬着功德箱,一路浩浩荡荡。信徒们争先恐后跪在路上,排成一排,恭候判官城隍的轿子到来,轿子来了信徒们四肢着地匍匐在路上,让判官城隍的轿子从头顶上经过,以示对这位阴间官员的臣服和恭敬,期望自己的鬼魂在阴间得到城隍的照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