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客家人的饮食习俗(3)

2011-05-25 11:12
来源:中国民俗网 作者:中国民俗网
清明板属药板一类,是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岁时节日食品之一。据当地民谚说:清明时节,百草好做药,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
 
“清明板”属药板一类,是客家地区具有特色的岁时节日食品之一。据当地民谚说:“清明时节,百草好做药”,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板。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头翁)、莘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舂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块蒸熟即成。清明板因所用药料不同而各具风味,食而不腻,兼有药用。可作点心,也可馈赠亲友,尤为儿童喜爱的节日食品。
 
此外,各地还有特色的品种,如蕉岭的锅督板、黄板,大埔的笋板、忆子板等。
 
揭西擂茶 揭西县客家人聚居的河婆等地,喜欢饮用擂茶。凡家里来了客人,主妇必定擂一钵茶给他喝,或配以爆米花给他吃;凡邻居、朋友、亲房的姑娘出嫁之前,接受了一包喜糖之后,必定要擂一钵香擂茶请姑娘喝,以示祝贺;凡家里人病愈也要煮“擂茶”,请来那些曾经关心其健康,对其有帮助的邻居、朋友共同品赏,以作酬谢,并图个吉利。
 
正月十五无霄节,家家户户都煮“十五样菜擂茶”。这种菜茶,青年妇女、小姑娘最有兴趣,她们早早就到菜园里去采来十五样青菜,其中必定要有葱(据说吃了日后会“聪明”)、蒜(据说吃了会“计算”)、荞(据说吃了就会有“窍门”)到了晚上,她们游巷、串门玩了几个时辰后,就煮擂茶来共同分享预示新年大吉。夏秋季节,农家都以擂茶为午餐。气候炎热的时候,人们劳动过后,常常不思饮食,桌上有一钵擂茶,那就十分诱人了。他们饮着喷香的擂茶,期间配吃烙熟的番薯、芋头片,咽喉顺畅、回肠荡气,既饱了肚子,又除了烦渴暑气,焕发了精神,干劲更大。
 
擂茶的主要工具是木棍和带有螺纹的陶钵。木棍多为山油茶树或当泥树(山捻子树)或质韧可当药用的冬瓜瓤树。擂茶的配料十分丰富。制作并不复杂,先把花生、油麻、茶叶、园香、金不换或苦棘芯放进陶钵内,用木棍擂成粉末,泡上开水;然后把在锅里炒好了的萝卜干、芥蓝菜、蒜、青葱、黄豆、白菜、荞头、虾米等菜料放进钵里去搅匀并放些咸酥花生仁即可作饮料饮。如要吃饱,即加配白米饭或爆米花(?米),吃起来,咸、香、苦、竦、甜、甘、酸各味俱有,不但可口开胃而且别有风味。
 
海丰擂咸茶 海丰县在茶的吃法上,有清茶、咸茶、油麻茶、苦刺心茶,以至茶饭,菜茶等等,吃法迥异,制法也不同,各有特色。而最为有名的,便是“擂咸茶”。“擂咸茶”,就是将日常泡茶用的茶叶抓一把放进一个特别的陶钵中,另上一些盐,以木棒不断捣匀捣碎,直到变成粉末状,倒入事先炒熟的芝麻,再冲入煮沸的开水,就成了一杯喷香的咸茶。这时,把茶用碗盛进来,撒上炒熟去膜的花生仁和炒米,就是芳香四溢,令人垂涎的“擂咸茶”了。
 
海丰人待客热情,一般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串门,使敬上一杯清茶,偶尔也擂一擂咸茶;要是有亲人出远门数载方归,多半要擂咸茶遍请乡邻。倘若是久末谋面的稀客或有地位的尊长来,那就非擂咸不可了,越是尊贵的客人,茶叶的质量愈是讲究,芝麻,炒米。花生越撒得多,。吃三碗四碗是不能说多的。有人一次可以吃十多二十碗。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