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屈原《天问》新译: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2009-05-24 10: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屈原
曰遂古之初, 关于远古最开始的一些情况, 谁传道之? 是怎么样敷演流传下来的呢? 上下未形, 像那种天地尚未形成的景象, 何由考之? 又是根据什么去考察出来的? 冥昭瞢闇,

曰遂古之初,                   关于远古最开始的一些情况,

谁传道之?                     是怎么样敷演流传下来的呢?

上下未形,                     像那种天地尚未形成的景象,

何由考之?                     又是根据什么去考察出来的?

冥昭瞢闇,                     世界既然还是昼夜尚未分明,

谁能极之?                     那种混沌暗昧谁又能弄得清?

冯翼惟像,                     最初天地间只是朦胧的大气,

何以识之?                     这无形的景象又该如何认识?

明明闇闇,                     像这样的昼夜交替川流不息,

惟时何为?                     这种情况又是谁制造成的呢?

阴阳三合,                     阴阳天三者间结合那么自然,

何本何化?                     他们相互之间又是怎样变化?

圜则九重,                     据说天是一层一层共有九重,

孰营度之?                     又是谁在那里营造管理的呢?

惟兹何功,                     像这样宏伟壮丽的伟大功绩,

孰初作之?                     最初又是由谁来创造建筑的?

斡维焉系,                     传说天地的枢纽被绳子系着,

天极焉加?                     绳子的另一端又是系在何处?

八柱何当,                     支承天的八根柱子立在何方,

东南何亏?                     东南方向为什么会发生损毁?

九天之际,                     天高九重那里才是他的边界,

安放安属?                     层层天又都是安放什么地方?

隅隈多有,                     天的角落弯曲处据说那么多,

谁知其数?                     是谁统计知道了真实的数目?

天何所沓,                     天在什么地方与地相互承接,

十二焉分?                     十二个时辰又是怎样来划分?

日月安属,                     太阳月亮都是安放什么上面,

列星安陈?                     浩繁的群星又是怎样来摆设?

出于汤谷,次于蒙汜;           旸谷出来的太阳蒙汜才休息,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自升至落一共走了多少里路?

夜光所德,死则又育?           月亮有何德行为何死而复生?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月中黑影难道是兔子在腹中?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女岐没有丈夫怎会生有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风神在哪惠和的风又在那里?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为何天关闭就黑打开就明亮?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东方未亮太阳躲藏什么地方?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鲧被任命治水为何不得信任?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众说可用何不先试用再任命?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有那么多人的拥戴鲧有何德?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顺遂众人的意愿尧帝何以罚?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鲧死在羽山为何三年尸不腐?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鲧腹生禹在体内又是怎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禹续鲧志治水终于取得成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为何继承前业办法却有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洪水浩荡怎么能够将它阻塞?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九州广阔又怎么能将它加高?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鲧是如何失败禹又怎么成功?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共工何怒使大地向东南倾塌?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哪有龙虬背着熊四处去勘察?

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应龙怎样划地使水有所归宿?

九州安错?                     九州究竟怎样划分给以界定?

川谷何洿?                     河流峡谷又是怎样定其深浅?

东流不溢,                     水流汩汩地向东流不再泛滥,

孰知其故?                     谁又能知道究竟是什么原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东西南北的长度到底哪个长?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南北承圆形展开究竟有多广?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           昆仑与天相接处到底在何方?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山上增城有九重高度有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四周的天门谁能自由的进出?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西北两门开启什么风能通过?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日光何处不到需烛龙去照明?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羲和还没有扬鞭若木何发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在何处冬天暖和夏天却严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哪有石头成树林野兽能说话?

雄虺九首,儵忽焉在?           九头的毒蛇迅疾地跑向哪里?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哪里有长生的地方谁在守卫?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蔓延的浮萍枲麻出产在哪里?

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吞掉大象的长蛇身体有多大?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黑水玄趾和三危究竟在何方?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如能长生不老寿命可有尽头?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人首鲮鱼吃人鬿雀都在何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羿射落炎日乌鸦怎么会落下?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禹致力于贡献到各地去查看,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怎么在台桑竟与涂山女同居?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和配偶燕好是为了接续后代,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       与贪欲者嗜好不同怎能相比?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启代益作国君突然遭到反抗,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为何启陷危境能将叛乱平复?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         反叛受刑贯耳启却没有受伤,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为什么益有作为禹后却昌盛?

启棘宾商,                     启为何急及将美女献给天帝,

九辨九歌;                     从而获得九歌与九辨的乐曲;

何勤子屠母,                   是否因为先父裂杀母而出生,

而死分竟地?                   又将尸体抛却旷野因而忏悔?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天帝派羿去解除夏民的灾难,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为何竟射杀河伯又强娶其妻?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套上搬指引弓射死了大野猪,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献祭肥腴的肉天帝仍不高兴?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寒浞与妻纯狐共同设下计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何以力能射革的羿为他吞灭?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西有险山有穷国君羿何越过?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化熊而死巫为何又将他救活?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播种秬黍将荒芜的土地耕种,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因何被杀难道和鲧命运一样?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爱打扮的嫦娥成为他的妻子,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藏?         后羿既得良药为何不能密藏?

天式从横,                     自然法则阴阳轮回不可改变,

阳离爰死;                     阳气散尽离开万物都会死亡,

大鸟何鸣,                     大鸟何以会发出哀伤的长鸣,

夫焉丧厥体?                   那就是他临终将要丧命解体?

蓱号起雨,                     雨师萍翳作法召唤即将行雨,

何以兴之?                     他又是从何处调来水量丰腴?

撰体协肋,                     风伯飞廉的身躯好似只怪鹿,

鹿何膺之?                     那又怎么能将未刮的风藏起?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