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端午节习俗小常识:践踏百草去百病,吃粽子祈发财(2)

2009-05-24 14:0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南北粽子——热和冷 俗话说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端午民俗,各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历史渊源是一致的,传承过程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地方特色不

南北粽子——热和冷

俗话说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端午民俗,各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历史渊源是一致的,传承过程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地方特色不一样。比如粽子,北方的粽子就是江米小枣为主,是冷吃的,而且特别小巧玲珑;醉枣是苇叶来包,有草香的味道,适宜凉吃,什么都不放,给孩子吃认为纯洁,为自己画最好的前程美景图画,这些属于素粽子。南方不一样,到这一天是大个粽子,竹叶包的,包的香也不同,有火腿、咸肉、腊肉等等,适合热吃。再一个南方有赛龙舟,最早是把龙纹画在身体上觉得不适合,就画在船上,开始夺标。就相当于现在的奥运会比赛得金牌。北方水域比较少,没有南方那么开阔,所以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比如西边就信奉伍子胥。各有各的特点,吃粽子是相同的,挂菖蒲、艾蒿是相同的,雄黄酒这都是相同的。

践踏百草去百病

游百病叫采百草,这个起源炎帝神农氏。当时他曾尝百草,尝出五谷杂粮。大家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免灾治病,他就为大家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他被称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祖师爷。但是他尝百草的时候,有毒无毒都尝,误食了百节虫,为了这个献身。人们就非常想念人类的祖先炎黄二帝,借端午节这个节日,我们要去践踏那些有毒的百草,就是走掉百病。正月十五也有这个说法,也要走百病,而且妇女要去走桥,走过一回就腰腿不疼,这是一种习俗,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理想、愿望和追求。由此人们心情好了,愉快了,很可能就不爱生病,有点小病就能扛过去了。

屈原与端午没有关系?

从史料分析,屈原开始的时候跟端午节关系不大,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端午节的起源比屈原早,粽子的起源也比屈原早。但是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是非常廉政的清官,把百姓作为自己的贴心朋友,最后看到祖国这种情况,就投江自尽了。比如,有些东西必须承认,北京有一个大栅栏,其实并不是那个读音,可是大家都承认了。这都是约定成俗了。老百姓既然承认屈原,因为他是爱国的。我们应该尊重百姓,劳动人民的习惯、理想、愿望和追求。

粽子为何有棱有角?

所有的城市都喜欢要见棱见角,就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现在最新的名词叫城市性格,特别是北京首都,不愿意成为让人失去记忆的城市。所以粽子恰恰就是这种性格,一种文化的表现。这说明中国人是有棱角的,是经得起磨合磨炼的,并不是像一盘散沙。必须要有棱有角的东西,来象征有棱有角的城市性格和人物性格,所以历史上就把这个赋予到人身上,希望自己子子孙孙成为有棱有角有性格的人,所以这个就一直流传下来。

端午不止纪念屈原一人

曹娥,她是一个少女,自从伍子胥死了以后,被封为波神,就是水里的神仙。曹娥这个姑娘,她的父亲是地方官,父亲死的那天,曹娥开始沿江号哭,全地区的百姓都出来,甚至陪着她哭。第二天她就跳到江地。直到五月初五这天,大家突然看到曹娥浮出水面,抱着她父亲的尸体。根据这个故事,大家就认为端午这天救出她的父亲,这个少女我们应该在这天去纪念。为了纪念这个大孝女,五个人物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伍子胥,那年扶持的是吴王夫差,伍子胥曾经帮助吴王统一这个国家,得到政权,但是吴王不听,就到苏州,据说苏州是伍子胥为了恨他不讲道理,就把苏州城建成螃蟹形的,还告诉大家,明年这个国家要亡,我在这个国家亡之前,肯定要死亡,并且嘱咐大家在自己死后把他的眼睛抠出来,要看着吴王的灭亡。

传说中端午节的禁忌

五月是热天,蚊虫滋生开始了,过去就说这个时候生小孩不好,天气逐渐热了,怕着凉,所以提倡五月不坐月子。另外过去有一种说法希望五月有钱难买五月汗。还有五月不能剃头,说五月剃头死舅舅,五月份不涂窗户,另外五月份不搬家,五月不盖房子,这是过去一些禁忌。另外还有禁忌,五月过去当官的绝不走马上任,一定跟上面对付。因为这是恶月,恶日,古时候当官信这个,绝对不走马上任,说什么也要耗过五月。禁忌很多,但我们不一定都要去相信。

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外,樱桃也是应该有的。首先它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喜气,过去民间传说樱桃两个字就是英雄一来一切妖魔鬼怪全部逃跑。

(责任编辑:猪猪)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