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弘一法师《晚晴集》注讲:百部佛经菁华录(一)

2009-05-16 11: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好熊熊逸
《晚晴集》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从浩繁的佛经之中摘编的一部精华语录,直到法师圆寂之后才作为遗著出版。

《晚晴集》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从浩繁的佛经之中摘编的一部精华语录,直到法师圆寂之后才作为遗著出版。从风流才子的李叔同到青灯古佛的弘一法师,曲折跌宕的人生历练最后结成了这一部借他人之酒的字字珠玑。

一部《晚晴集》,虽格言小语,却尽凝三藏之精华;纵大吕黄钟,亦难谱一心之孤诣。百句既成,弹指如昨;一言成诵,终生受益。法师以之劝世,学人以之修身。浓浓如酒,久而弥醇;淡淡如菊,静而益香。

奈何!斯人去矣,纵留香可堪盈袖;新塔成时,虽欲语忽焉忘言。诸君前辈卓识,喜明珠盼莫嫌鱼目;好熊后学浅陋,作注讲以求结善缘。诚惶诚恐,是为小序。阿弥陀佛!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上面这句话出自《金刚三昧经》,这是一部大乘经典,主要是讲众生与佛本无差别,还有一些关于佛性的思想。说到这部佛经的来历,略微有些可疑,有人怀疑这是中国僧人自己写出来的,并不是真正从印度翻译过来的。

在佛教汗牛充栋的经典当中,有许多佛经都存在这种情况。佛经之所以称“经”,一直以来都是很有讲究的,大略来说,只有印度传过来的佛经才可以被称之为经,所以,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土,直到现在,中国僧人写出来的东西被称为“经”的只有一部《坛经》,一般也被叫做《六祖坛经》,是禅宗慧能大师讲说禅法的记录。

那么,其他中国僧人编写的所谓“伪经”或“疑伪经”就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它们和许许多多印度佛经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一部经典是佛陀在世之时写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子、再传弟子,乃至好几百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写出来的,虽然佛经开头都会写一句“如是我闻”,标明以下的内容是从佛陀那里听来的或辗转听来的,但大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很多思想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佛陀当时。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所谓“伪经”、“疑伪经”,只要内容是好的,就可以被我们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什么是本心呢?有不少人从字面理解,说本心就是赤子之心,顾名思义也就是小孩子之心。小孩子的心天真烂漫,还没有受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污染,故而弥足珍贵。——这种解释曾经流行一时,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小孩子天生就会抢奶喝,如果一位母亲同时喂养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小子可以一点也不懂得谦让的。食色性也,这都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都是赤子之心,难道这就是佛经所说的本心吗?难道当我们遇到什么能够唤起我们欲望的东西时,也应该像小孩子一样挤破脑袋去争去抢吗?

不是的,这个本心说的是佛心。

我们知道,禅宗是很讲佛心的。而恰恰是禅宗,在唐代曾经对这部《金刚三昧经》多所引用,因为这部经典当中的佛性思想和禅宗的一些主张是相当一致的。

那么,佛心是什么呢?慧能大师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佛心,都能成佛,之所以很多人成不了佛,只因为这个佛心被尘世的污染给迷住了,而只要认清这些迷妄,就连最愚笨的人也可以成佛。”

本心(佛心)人人都有吗?是的,人人都有。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失去了本心呢?失去了,又该怎么找回来呢?

这个问题在佛学当中并不简单,对问题的解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初,在印度佛教界,关于本心大略有两种说法。上座部主张本心应该是清净的,之所以看上去很脏,是因为受了外界的污染。心被弄脏了,怎么办?只有把尘土擦掉,才能恢复心的本来面目。怎么擦呢?两个步骤:先要明白道理,然后再动手擦拭。——所谓明白道理,就是说要搞明白心是怎么回事、污染是怎么回事、擦拭的方法又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先要明白佛理;所谓动手擦拭,就是明白佛理之后付诸行动,用禅定的功夫刻苦修行,等修行的火候到了,心也就被擦干净了,心又恢复了明晃晃、亮堂堂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达到解脱境界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