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心经》是佛教经典,其中主要是宣传佛学宗教的教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佛教的修心,养身,对于人类的治病健身却有很大的修炼意义。
人的一生,难免经历坎坷、折磨、生老、病死和灾难,忍受工作的压力 、官场的腐败和勾心斗角,感受社会的欺骗压榨,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造成很多人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如果能多读《心经》,从《心经》中感悟到很多哲理,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常乐我净的思想境界,最起码可以保持清廉自律,避免牢狱之灾,而且能够消除烦恼,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因此,佛教很多哲理,并不是消极的人生哲学,而是具有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
附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责任编辑: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