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知耻近乎勇]。儒家讲的大智、大仁、大勇。什么人是大勇?唯有知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才能发奋向上。人要不知耻,那就没有前途了。
如果我们能常常这样想,这样反问自己,[耻心]就能生。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是原始动力,不可思议的动力。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说的多半是世间法。世间有大圣大贤,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此地的[丈夫]没有男女之分,能为人之不能为,谓之大丈夫。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要从这个地方去反省。
[瓦裂]是比喻,就是造恶业受恶报。
了凡先生的好处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他所讲的不是一般人的过失,是自己的过失。他发现了,能痛改前非,这是他的长处。他之所以能成就,关键就在此地。
原文:“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耽染]就是贪爱、贪恋。贪恋是清净心受了染污。[尘情]是五欲六尘。五欲是情,尘是指六尘。尘也是代表染污的意思。我们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天天去擦拭是为除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也被欲尘染污了。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贪、嗔、痴、慢、疑,这就是染污。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就是这些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这就是病根。如果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心,这些尘情要放下。
“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人情、不合道德、不合风俗习惯,这都叫不义。自己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以为别人不知道,实在讲是有些人不知道。那些人呢?迷惑颠倒的人,心思蒙蔽的人;聪明正直,心地清凉自在的人知道。这样的人绝对瞒不过他。
所以我们念了经论与圣贤典籍之后,真的是寒毛直竖,没有丝毫能隐藏得住。想想还是发露忏悔才对!为什么?他们都知道了。我们不发露他也知道,还不如自己说出来好一点,我们心地比较能够得到一点平安。
[傲然无愧]。这个[傲]是傲慢,没有惭愧之心。[无愧]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麻木不仁,没有一点羞耻心,没有一点惭愧心。再说个不好听的,就是所谓丧失天良。做坏事常常还受良心责备,这人还是好人。虽然他外面瞒人,自己心里常常感到不安,这种人有救。做了坏事麻木不仁,这种人没救。若是尚有羞愧之心,这是有救的,可以回头的。
傲然无愧之人,[将日沦于禽兽]。我们要用变数,不用常数。常数是命中注定的,变数是自己创造命运。
创造命运要从心地里面求,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乱想的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数上,不是在变数上。一用真心常数就改变了。我们在佛经上,在[了凡四训]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求佛菩萨怎么个求法?不是跟佛菩萨谈条件,求佛菩萨保佑我发财,给我赚一百万,我供养你五十万,我们俩个对分。这不行!佛菩萨怎么会答应你这个条件?所以世间一般人想利用佛菩萨,想利用三宝的力量,谈条件,许愿都是谈条件的。这很有限,这是错误。没有条件好谈的。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心,这有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如佛法中所说,六祖也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已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没有求不到的,有求必应。向自性里面求,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自性能生万法。三宝不过是给你做一个助缘而已,求得也是我们自性本有;自性里没有,三宝也帮不上的。佛门中有求必应。你完全相信,一点都不怀疑,要求什么得什么,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况其余的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求],一定能得到。世间人不知道,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世智聪辩。不是求取功名富贵,实在讲是在造罪业,他自己还不晓得。就是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这多冤枉!他所造作的罪业,将来必定有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