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平庸领袖”宋江形象的精神分析(2)

2009-08-03 09:57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二、作品分析 (一)替代的实现 首先要说的是宋江的外貌。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他的外貌特征:“黑矮肥胖”。这一形象自然算不得出众,甚至是相反,

二、作品分析

(一)替代的实现

首先要说的是宋江的外貌。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他的外貌特征:“黑矮肥胖”。这一形象自然算不得出众,甚至是相反,将这样的形象塑造成一个英雄人物是否不太合适?其实,这种外貌的平凡化甚至丑化是作者和读者完成替代的第一步,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如林冲那样“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或是像朱全那样“貌如重枣,美髯过腹”。人们更多地是平凡的、不美的。以下主要从作品中宋江的武功缺失、智谋平平和屈尊得才三方面来说明作家如何改变宋江形象,从而使自己的替代成为可能。

1.宋江到底有没有武功?这是很多人都拿不准的一个问题。小说中有两个地方集中体现他是有武功的。在第十七回宋江剐出场的介绍中有“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这是一。在第三十一回中,宋江在向武松介绍孔明、孔亮时说:“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他些个,以此叫我做师父。”这是二。

但在之后他所历经的“九劫”中,却看不到他拥有一点武功,最终都是依靠那些仰慕他名声的好汉甚至是仙人才得救。这里举出几次为例。第一劫是第二十回杀阎婆惜后。宋江被阎婆骗到县门前,当阎婆叫开他的罪名时,他立刻慌做一团,唯一能做的只是拼命地掩住她的嘴,但最终也未能掩得住,反被阎婆扯住跑不掉,最后靠唐牛儿才得走脱。阎婆不是一丈青、母大虫,只是个没有什么武艺的平凡老婆子,却能够将宋江制服到这般境地,这实在不像是有武功的表现。第二劫是第三十一回,在宋江投靠清风山的路途中。他先是看见天色渐晚就开始惊慌,担心遇到毒虫虎豹害了性命,之后因为碰到绊脚索拉响铜铃,十四五个伏路小喽罗出来便把他捉翻并用一条麻索缚了解上山来。在几个大王还没有出来,只是面对这些小喽罗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悲叹。他的最后叹息“可惜宋江死在这里!”救了他的命,燕顺等仰慕他的人立刻纳头便拜。这些担心和悲叹以及轻易被捉,体现不出他的一点点武艺根基,他甚至连挣扎也没有,只是认命等死,这离李逵、武松的境界可是差远了。第七劫是第三十六回,宋江及两个公人被穆家兄弟追,上了张横的船,张横要他们选择吃“板刀面”还是“馄饨”,宋江先是悲叹“却是苦也!”接着又向张横求饶,看是不成,便和两个公人抱做一块准备跳了。最后李俊救了他。宋江此刻并不带枷锁,身边还有两个公人,却完全听从一个艄公摆布。如果说宋江有武艺,岂不是很难讲通?

宋江对自己有个评价,其中说道:“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虽然这其中不乏谦虚的意味,但实在不能说是有失公允。

宋江作为一个闯荡江湖的人,作为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领袖,自己却不会武艺,这是很难想象的。作者在介绍他身份时肯定了他的武艺,但在具体的事件中却让武艺消失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宋江在作为一个抽象身份时只是他自己,作者和读者不是押司也不用做孔家兄弟的师傅;但具体的那些苦难是他们会遇到的:惊恐、生命威胁、不安全感的泛滥、担心自己身首异处等等,在这些苦难中便需要进行一种替代。苦难中的宋江成为了他们的化身,他们没有绝世武功,甚至手无缚鸡之力,但即便如此也不会被伤害,因为有旁人的帮助和天意的垂青。这是人们渴望得到的生命保障和安全确认。

在宋江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些在动荡社会中惊惶不安而又渴望生存的人们。

2.作为领袖,谋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宋江在指挥大战的谋略方面又怎样呢?就宋江上梁山以后的几次重要战役来说:三打祝家庄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吴用施展“双掌连环计”;攻下高唐州救出柴进凭的是请回公孙胜大破高廉的妖法;破除呼延灼的连环马则亏得汤隆打造兵器“钩镰枪”并施计赚上徐宁;打青州救孔明得呼延灼则归功于吴用笑中定下的计谋;打华州又是吴用骗得宿太尉“金铃吊挂”使大军得以入城;打芒砀山制服樊瑞妖法及项充、李衮飞刀的则是公孙胜。

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在这一次谈的战役中建立起来的,每一次胜利之后又得钱粮又得将领,好不风光!这些 战役使宋江从刚上山的“恩人”变成了梁山不可或缺的首领统帅,使他一步步架空晁盖坐稳了位置。每次作战他都抢在前面要亲自带兵,每次晁盖想下山作战他都以“哥哥山寨之主,未可轻动”一类托词稳住晁盖。但每次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质又只是一根抽空了的支柱,也许于稳定军心有用,但其实和战役胜利无关。

在这样的一种简单化宋江谋略的写法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甚至平庸的普通人。但正是因了这份普通,宋江的形象有了一个很宽泛的替代空间,人们在宋江身上完成了自己做首领统率千军万马的夙愿。虽然自己能力有限,但身边有吴用、公孙胜这样的能士出谋划策;虽然战役打得千辛万苦甚至不乏伤亡,但终归能依靠手下的能人勇士化险为夷。这样人们就能够安全地去做“宋江”了,既圆梦又无碍战果。

在宋江身上,我们得以看见那些既安于本分保求性命又渴望精彩梦想成为英雄的人们。

3.宋江既没有武艺又没有谋略,但领袖总需要一种能服众的本事。什么是普通人也能努力去做到的呢?宋江展现给我们的是纳贤的肚量和技巧。

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宋江一次次地在降将面前“纳头便拜”。笔者做了一个统计,直接记录的就有12人:彭圮、凌振、韩滔、呼延灼、项充、李衮、樊瑞、关胜、索超、卢俊义、董平、张清。

宋江面对降将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喝退军士,其后是亲解其缚,扶入帐中或扶上正中交椅,之后便是纳头便拜、叩首伏罪,再三言及自己希望被招安的愿望。这些降将正如呼延灼说的那样“被擒之人,万死尚轻”,在见宋江之前他们可能已经设想了千种万种惨状,却没想到会受到如此礼遇。他们的心理防线在顷刻间被摧毁,将宋江当作了知己并愿意为他效命,就如关胜那样“人生世上,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甘心去作宋江手下的一名小卒。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