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平庸领袖”宋江形象的精神分析(3)

2009-08-03 09:57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宋江对待降将也是很有技巧的,他善于选择说客来达到收服目的。凌振受降让他以前的“战友”彭圮来说,韩滔受降让来自一个队伍先降的彭圮、凌振说服

宋江对待降将也是很有技巧的,他善于选择说客来达到收服目的。凌振受降让他以前的“战友”彭圮来说,韩滔受降让来自一个队伍先降的彭圮、凌振说服,让项充、李衮说服一同在芒砀山作首领的樊瑞,让呼延灼劝同为高官的关胜,让杨志陪往日相识索超叙旧。由降将的熟人来做说服工作,自己则在旁边顺水推舟,最终总能达到预期目的。

宋江的另一个技巧虽然让人感到有些虚假,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策略,即让位。宋江直接表态要让位的至少有三人:呼延灼、卢俊义、董平。其中最真诚的是让卢俊义,他是宋江用尽了计谋折腾良久才赚上山来的婷汉。卢俊义不仅自身条件好,还活捉了史文恭还了晁天王的遗愿,所以有了宋江三让卢俊义。最虚假的则是让董平,那时他和卢俊义正分打东平府、东昌府,并约定谁先破城便做梁山泊主,在他的位置还未定的情况下就先许愿让位,岂非不假?金圣叹就说“欺董平乎?欺卢俊义乎?”无论如何,在说服降将时言及让位,是姿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它表明的是尊重和信任,是甘愿把整个山寨交付到降将手里的恳切。这样便越发让人感到无法拒绝了。

下跪、磕头、请罪、表态,这不是如李逵、武松等武将做得出的,也不是如晁盖、柴进等富贵人家走出的好汉能做的,但宋江可以,我们的平凡百姓也可以。武艺和谋略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但谦卑的行事则是能够做到的。这种卑琐的自谦不是低贱,它有助于感动降将、团结各方和壮大义军力量,是作为首领同样非常需要的。

作者塑造的宋江,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领袖,他们的贡献不在于直接作战,丽是高屋建瓴地组织、建设并团结一个集体。在这样的形象中,蕴涵着作家对于领袖的一种思考,也可以看见普通百姓对于自身的价值认同。

 (二)替代之后的表现

如果说以上三点是普通百姓在宋江身上完成替代的条件,那以下具体谈谈替代以后进行的宣泄、实现的梦想和存在的矛盾。

1.宋江曾有两次残忍的报仇行动。第一次是对刘高和他的妻子。刘高的妻子是宋江从王矮虎手里救下的,但没想到被她反咬一口,说宋江是抢人的贼头,把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并关了起来。一向仁厚的宋江在脱险后进行了残酷的报仇,他依附着燕顺、花荣等人,不仅杀掉了两个直接的仇人,还把刘高一家老少都杀了。

在发生事端之前,他曾劝花荣要宽容地和刘高相处,“冤仇可解不可结”,要“隐恶而扬善”。但当自己被不公地伤害后,这些仁义便不复存在了。

第二次是对黄文炳。正是这个人发现了宋江在浔阳楼上的反诗,并相继识破了宋江装疯卖傻的骗局和戴宗传假文书的计谋,最终逼得宋江、戴宗二人上了法场,梁山众好汉集体出动才救下宋江。在脱险后他不顾晁盖顾全大局的反对,坚持要立刻进城报仇。最终,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死,不留一人。黄文炳则在李逵手里成了烤肉,他的心肝更是做了醒酒汤。

宋江的这两次报仇相当血腥、残忍,与其一贯的仁义道德面貌相去甚远。要怎样看待这样的一种形象塑造呢?王学泰在《(水浒>与江湖》一书的序言中说:“《水浒传》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七八百年了,虽然梁山泊的故事还在吸引着今天的读者,然而其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冲动情绪在当今主要是负面的了,正如昔日的八百里波涛的梁山泊现在只是一片菽麦而已。”我们不能用今人的价值观来评判《水浒传》中的问题,而应该回到当时作者生活的时代。那时的百姓有多少敢怒不敢言,受到多少冤屈和不平,他们又是多么盼望在现实中去进行一次这样畅快的报复!在作品中,在已经替代的宋江身上,他们得以将这些渴望变得切实而立体,在这些今天看来不无残暴的举动中尽情宣泄着长期置于心底的压抑。可以说,宋江的报仇不是个人的,它属于一个群体、一个时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