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澳门的妈祖阁,经过庙门及花岗石牌坊,走进庭院,循著山麓的石阶小径,拾级而上,即可抵达建于岩巨石间、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色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是妈阁庙各座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者。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著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某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俱备。
走进殿内,自然是少不了要上香和跪拜,置身于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之中,自身仿佛有晃若隔世、超仙欲脱的感觉。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无论是时间或规模上说,港澳的庙宇、祠堂都不能与大陆相前并论,虽然也是香火满堂,牌坊也不例外,从句有众多牌坊的徵州仍选一座牌坊也能与大三巴相衡。
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迹,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术协助建成。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始,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是一所活生生的历史见证。1835年1月26日黄昏,圣保禄教堂失火,一发不可收拾,焚烧了两个多小时,整幢教堂几乎付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贵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间曾数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保养工程于1991年进行。圣保禄教堂的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中西合壁、雕刻精细,单独是大三巴牌坊的造价,三百年前已达三万两银。
绕着牌坊走一圈,会发现自己徜徉在西洋雕塑的海洋之中。精美绝伦的艺术雕刻,将大三巴牌坊装饰得古朴典雅。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走在澳门的街道上,处处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交融的痕迹。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酝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