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壁残垣无声的诉说着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初墓的荒凉坚守这里时的承诺,人们都会疑心自己走入了一个古老的梦境,那梦中有狼烟、有牛角号、有鸣锣,还有哀怨的思乡长笛。
看多了北方长城的高大,一走进南长城,会发现它小巧灵活了许多。据当地的老百姓说:“南长城是沿山靠水,就地取材建筑而成的,如果有石头的话,就用石头来垒起,没有石头的话就用黄土夯制,尽管南长城不那么高大,但是他并不缺少作为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所应该有的一切,并且他的军事建筑,象哨卡、堡垒关口等等。比北方长城更为密集。”南长城今天的遗存真的让人们震撼。
驻足在南方长城脚下,一种汹涌的激情充盈于心头,在第一眼仰视它的那个时候,就有一种打开翻阅的冲动。北方长城的雄伟壮观固然令世人瞩目,而立于眼前的南方长城亦是那样的庄严沉着,动人心魄!很喜欢它那种宏伟的霸气,磅礴的气势和气度,那种不可一世的傲慢、遗世独立的尊严。
站在长城上,只要用心的感悟与触摸,一段段沧桑的历史会走出来诉说血与火、生与死,那城墙上沉默的石头也能说话,都会沉重地呛出眼泪来。一次次命运的抗争,那种坚韧与豪放,粗犷与执着,无论苗人起义的成功与失败,都打磨出凤凰人的生活秉性,都具有浓郁的宿命意识。
当年的统治者费尽心思实行民族隔离制度,才有了南长城的出现。而人的精神和信仰是难以教化的。统治者的干预,并未斩断手足情,黄丝桥古城竟然是城外的苗族同胞为纪念城外的以为好心老人而命名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今天黄丝桥古城敞开的城门,似乎在嘲笑当年的幼稚,作为南长城防御系统指挥中心的凤凰古城,也早已失去了以往的重要的战略和政治地位,只有仅存的东西两座城楼和半壁城垣,见证着曾经的辉煌。沿南长城一路走来,南国风光和湘西少数民族风情分外诱人,这或许是南长城作为历史物证之外的另一个价值所在吧。
岁月流逝,风雨剥蚀,如今它们被挤压成棱角浑圆的石块石板,边缘清晰,线条流畅,厚薄均匀,然后一层一层地重叠,整整齐齐地码放,犹如一页页的巨型厚纸,最后被装订成了一本本重量级的大书,随意地摞在山峦的高地上。一次次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厚重的边城文化。而我看到的是,现在这些文化正躲在历史里哭泣。
如今,这古老长城的高高楼台上依然旌旗烈烈,依然响彻着当年的森森号角,每一块被岁月浸染的古城砖依然冷冷如冰,诉说着当年的血雨腥风。还有,横卧在山顶的苗王大刀,似乎在永远见证着勇者的峥峥铁骨!这屹立于山山岭岭的南方长城,虽然看上去只是些普通砖石的组合,可它凝聚的却是凤凰各族人民的精神魂魄!“棋行大地,天下凤凰”这镌刻于南方长城上的遒劲有力的大字,这左右穿行的世界第一棋盘,不正是几千年的棋文化和武术精髓与凤凰山水人文的完美结合和演绎吗?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