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忧,唯有双士
士是将身边的棋子,从它的走法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与将帅的联系有多么紧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士的作用。
士的作用与职责
有人曾把中国象棋中的“士”比作领导的秘书或者“保镖”,认为他们像“士”一样紧紧地围绕在“将”的周围,保护他;不过笔者在这里更愿意把“士”比作企业的“智囊团”,因为笔者认为,象棋中“士”的作用不仅限于防守方面。
其实,在象棋对弈的过程中,每个棋子在棋盘上移动一步,都有着攻守的微妙内涵。因此,“士”并不单纯是防守子力,同时也具备攻杀性能。而企业中的智囊团正是这样一种可内可外、可攻可守的角色。
智囊团是企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不等同于秘书班子,又和秘书的工作有部分重合。可以说,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的准确性和彻底性是评价秘书班子工作好坏的依据;而智囊团专家则是以其科学研究结果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因此,能提出多少有价值的建议,是评价他们工作优劣的标准。
那么,企业中的“士”有哪些职责呢?
1. 领导的耳目。智囊团需要广泛、周密、经常地收集企业内外部情况和资料,除了通过与员工沟通、制作各类统计报表等掌握工作情况外,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帮助领导随时掌握员工的工作动态。
2. 决策的参谋。智囊专家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没有不同的看法,或不敢直言,那绝不是一个好的智囊。对于智囊专家的意见,领导者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但这对于领导者决策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智囊团专家的意见有三分之一被采纳,就应该认为这是一个有用的智囊团;如果有一半的意见被采纳,就应该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智囊团;如果百分之百的意见都被采纳,那么不是智囊团成员越位,就是领导者没有水平,二者对于科学决策都是危险的。如果智囊专家的建议百分之百都不被采纳,专家与领导者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的,虽然不一定是这个智囊团没有水平,但至少它是一个不合适的智囊团。
3. 领导的喉舌。决策做出后,智囊团要协助领导召开会议,及时发出文件;决策传达之后,要组织检查,督促下属单位执行决策,并把执行情况反映给领导。总之,起到领导的喉舌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
4. 联系的桥梁。协助领导与各方面取得工作联系,起到桥梁作用。比如在一些企业,秘书必须与各个部门取得联系,使各方面的工作协调一致,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