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上的民间艺术:铜线画(2)
2010-04-21 11:20
下一步就是喷绘,这一步比较困难,要掌握住所喷颜色的厚度,还有不能把东西喷脏。根据画面的大小选喷笔,小画要选小一点的喷笔,大号的喷笔,又叫
下一步就是喷绘,这一步比较困难,要掌握住所喷颜色的厚度,还有不能把东西喷脏。根据画面的大小选喷笔,小画要选小一点的喷笔,大号的喷笔,又叫喷枪。颜色的调制是喷绘前一项细致的工作,颜料的颗粒必须调匀,越细越好,检验原料颗粒粗细的方法就是用针管将调好的原料吸入,如果不会堵塞针头,那就表明颜料已经达到要求,注入喷笔便可以进行喷绘。在位于磨砂板后方的日光灯的照射下,可以清晰地在喷绘过程中掌握色彩的均匀分布。
从理论上讲,铜线画是用铜丝代替中国工笔画中细致的线条,不过在色彩的运用上,它并不能像中国工笔画中要求的随类素材,也就是不能根据物体本身的颜色而尽可能真实地着色,因为如果那样,既不能突出铜线的立体感和整幅作品的浮雕感,还会为喷绘带来较大的难度,所以铜线画的色彩并不复杂,最多只有五种。而且是以色块的形式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铜线工艺画作品的色彩才显得简洁明快,别有一番味道。
每一种民间工艺的产品都带着很强的地域性和民俗色彩,铜线画也不例外,虽然在制作手法上有它的独创性,但作品的题材却多多少少显示了民间艺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地方的民俗、民风是民间艺人们创作的源泉,而王建华的铜线画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从年画中吸取了营养,而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王建华:我这个创作吸取了很多民间艺术传统的审美特点,主要是来源于年画。作品要让大家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让我的画进入家庭,起到一种吉祥喜庆的作用,主要是福、禄、寿方面的,也就是祝福方面的,这都是传统审美习惯,但是要加上现代设计。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每逢春节都会挂出各种年画,许多年画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在内容上却大同小异,例如东莲花、西牡丹,也就是过年时正房挂莲花,西边挂牡丹,至于这种说法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很多地区的农村今天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而在王建华的铜线画作品中,这两种花是经常出现的。还有就是他独具匠心地以福、禄、寿为题材,制作了一幅铜线画作品。
王建华:鹿茸是荣华富贵的意思,鹿当然是福禄了,就像太阳代表一种力量,上升的力量。蝙蝠是代表福的意思,蝙蝠蝙蝠,遍地是福,完全是传统的审美观念。构图、构思、创意完全打乱,过去那一套就不用了,我用现代的构图,现代的设计,鹿像一片成长的树林,加上背景是太阳,起个标题就是福禄荣华,与日俱增。
铜线画的制作成功为我国的民间工艺又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它是一种在新时代的特定条件下而产生的民间工艺,是全新生命力。虽然它还在进一步地摸索当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完善和推进,这种独特的民俗民风表现形式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