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川剧“变脸”的历史真相(一)(3)

2009-11-26 16:56
来源:华夏文明 作者:蒋维明 吴燕子
怪石嶙峋,伏兵四出,陆逊迷失路径,万分焦虑地唱道:“本都督误入鱼腹浦,霎时间地黑天又乌。”他左冲右突,难以脱险,以至身心交瘁。忽然间,花

怪石嶙峋,伏兵四出,陆逊迷失路径,万分焦虑地唱道:“本都督误入鱼腹浦,霎时间地黑天又乌。”他左冲右突,难以脱险,以至身心交瘁。忽然间,花枪脱手而飞,他一个“单手虎跳”,用手接枪——在“虎跳”之际,已将预先安置好的“灰粉”,吹向面颊(面上涂有油),接枪亮相时,猛然面如死灰,画龙点睛地揭示了陆逊绝望和极度惊恐的心境。

康子林是以身殉艺的伶界圣人。如同清代成都金堂籍戏曲大师魏长生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夏月在北京扮演《表大嫂背娃子》,下场气绝一样,康子林1930年夏月在重庆演出《八阵图》累病,数日后身亡。那情景是很悲壮的。

1930年,刘湘手下军需处处长冯石竹约请川剧“三庆会”去重庆演出,订的合同是3个月。带去川戏《八阵图》《情探》、《离燕哀》、《归正楼》、《彩楼记》等等。在会长康子林的率领下,戏班于1930年2月抵渝,农历春节上演于机房街“悦和戏院”。每天日夜两场,剧目丰富,场场爆满。票价一元二角高于平时该戏院(五角)一倍多。康子林的《八阵图》票价高达二元一张。当时物价,一元可买大米30斤。冯石竹承包演出赚了很大一笔钱。合同期满,又要求续演一个月。这时已是阳历6月份,山城异常闷热。康子林年已六旬,体力渐渐不支。冯石竹又逼他临别演出高难度的《八阵图》,并称票已售出,不能退票。康子林常说:戏场如战场,上台要忘身。他带病上场,最后一次塑造了英姿勃勃的陆逊形象,与五彩戏楼壮别。

虎死不倒威。他话在万千观众的心里。万人空巷来悼念他。山城各界送来挽联、祭幛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副挽联是:

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