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曲艺
唐诗三百首中的古典笛箫音乐诗篇
笛,唐代称之为“龙吟”,因而具有龙文化的特征。唐代诗人李白曾赞美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东北文化为啥火遍全国,小品是振兴突破口
东北文化的振兴是从赵本山开始的,小品是这次振兴的突破口,二人转是重点,接着是以雪村为代表的东北题材歌曲,直到今天,东北题材...
苏州评弹:吴君玉之后,谁来说“大书”
苏州评弹分为评话和弹词,即所谓的“大书”和“小书”。...
项正伯:用苏州评话演绎精彩人生
项正伯的头衔很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文联副秘书长……说起名头,项正伯自称只是个“评话演员...
王蒙:赵本山的小品文化革命
赵本山出道已经二十多年,近十年来他由于与国家强力传媒的互相支持而影响不断飙升,到了 2009 年,他和徒儿小沈阳与毛毛 ( 丫蛋 ) 的演...
口中衔一根竹筷表演的“含灯大鼓”
含灯大鼓是北京曲艺演唱中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确切地讲“含灯大鼓”是以演唱形式命名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曲种。 “含灯大鼓”最初叫...
回顾中国小品的二十年:兴衰一晚会变化两演员
1983年,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晚会,至今仍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
清净淡雅的潮洲筝独奏《千声佛》
《千声佛》可视为“五会念佛”之遗绩,亦用作赞佛之音声 ,曲调优美柔和,清净淡雅、静穆。 ...
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作为宗教,音乐作为艺术,佛教的传播是以音乐为一种媒介手...
采用颤音描写的古筝曲《饿马摇铃》
《饿马摇铃》的曲名为广东音乐所特有,此曲采用多次的颤音加强气氛,这样构成的乐曲,确实不同凡响,令听众置身于异常激荡的境界之...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百年相声:从清末一直逗人乐到现
相声形成于北京,流行全国,是由笑话及吸收其他曲艺中的“说
昆曲的中和之美
乾隆唱戏
五音琴曲与养生
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琴歌《古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