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快板书中人物肖像的塑造(二)

2009-08-12 11:14
来源:天津文化信息网 作者:佚名
描写人物的外形,在快板书里的位置是重要的。

满山的丛林密层层,

山花烂漫香味浓,

晚霞金光照峻岭,

劲松挺立披彩虹。

看,虎头崖上站着一位老汉,

身躯高大好威风,

是兰布的裤褂卷着腿儿,

有一双草鞋脚下蹬,

往脸上看,方面大耳高颧骨,

鼻直口阔脸色红,

雪白的胡子像银丝,

真是根根见肉条条透风。

他身背着猎枪四下望,

两只眼炯炯放光好像两盏灯。

往远处看能识别山猫野兽的保护色,

朝近处瞧能辨认各种不同的小爬虫。

这老汉今年高龄七十岁,

腰板不塌背不弓。

一攥拳胳膊上面都是肌肉,

疙里疙瘩尽是棱。

手上的茧子赛钢锉,

不怕磕,不怕碰,不怕磨,不怕蹭,

不怕扎,不怕钉,扎不透,拉不疼,

这双手是又坚又硬还又灵。

他猎取的大野猪,

单手一抓背上扔,扛起采噌噌噌照样把山蹬。

说出话音儿像铜钟,

叮呵当的震耳鸣。您听老头多硬棱。

您要问这老汉的名和姓,

他是向阳大队的护林员,名叫赵青松。

这段《峻岭青松》从头至尾,一共是340句词。以上这段对老劲爷赵青松描绘竟是用了30句词,接近1/10了。在我写的快板书中,用30句词描述人物的外貌,这要算最多的了。写作过程中,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一段节目开头30句介绍人物,还不能展开故事,观众能不能听下去呢?如果观众听着不耐烦,一散神,整个节目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演出了这段节目。效果出乎意料,不仅不拖不散,有力地吸引住观众,还受到观众的欢迎,场内竟然出现了一阵彩声。在一次座谈会上,曲艺评论家有的说《峻岭青松》开头描写护林老人的一段词,不仅写出了英雄老人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老人的精神。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