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板式丰富旋律优美的潞安大鼓(2)

2009-08-12 17:14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牛晓珉
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潞安大鼓艺人身残志坚,自发组织和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自觉宣传抗日思想,表现了自身艺术的独特价值和

清末民初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潞安大鼓艺人身残志坚,自发组织和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自觉宣传抗日思想,表现了自身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民间艺人的爱国情怀。潞安大鼓综合了戏曲演唱和击板说书两种形式的优点,是以各种民间乐器演奏为烘托,来表达人物丰富思想内容和大型史实情节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经历,在其他民间文化中比较罕见。潞安大鼓演出不受场地和道具限制,易编易排,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引导群众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潞安大鼓的艺术特色   

潞安大鼓演唱初期以缸片、瓦片或钢板击节,无弦乐器伴奏,形成了似说似唱的干板腔和过门短等特点。演出形式早期多为一人或两人,一人演出时,演唱者一手自击书鼓,另一手操另一件击节乐器。两人演出时,一人击鼓说唱,另一人击节。演唱时,鼓多用在前奏或间奏处花打,当时均无丝弦乐器伴奏。演出时站唱、坐唱均有,也有站坐相间演唱。1930年左右,高福树始在长治一带以一手击鼓、一手拍板,两脚打锣、拍 演唱,其徒弟以老胡胡伴奏。而同期的张银娥、李鼠孩等却是自弹三弦,由他人击鼓板和老胡胡伴奏演唱,这两种演唱方式各具特色,同时赢得了听众的喜爱,随即风靡上党。近现代以来,鼓书中逐渐加入了丝弦乐器伴奏,20世纪40年代,在伴奏中又增加了二胡、板胡、低胡等弦乐,并配入打击乐器,演唱形式和乐器伴奏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乐器又增加了唢呐、笙管等,打击乐器去掉了书鼓,改用堂鼓。

潞安大鼓唱腔优美,最大的特点是间奏短,宜于叙事,说唱性强,因此,它最适宜登台演唱,伴奏与唱腔的配合,有着“唱时不奏,奏时不唱”的特点,每句唱腔之后,常接一个过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潞安大鼓的演出形式随意性强,可一人说,也可伴舞,还可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演出阵容可大可小。潞安大鼓板式丰富,旋律优美动听,土色土香,韵味独特。潞安大鼓的过门短,伸缩性强,既适合小范围内的堂会演唱,也适合在大舞台上表演。

    ■文化内涵丰富   

潞安大鼓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一方面是它的音乐和语言富有地方特色,亲切生动;另一方面,它的表演形式灵活,不受场地等条件限制。它通过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表达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人民的爱憎和疾苦。

当地群众一般称曲艺为“说书”,称说书艺人为“先生”。在民间,农家的各种事情,往往需要有说唱的参加。如祭祀、还愿、祝寿以及各种喜庆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仪式。在这些活动中,村民喜欢请“先生”说唱助兴。做生日祝寿、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祈福还愿时曲艺也被用来作为习俗的仪式手段与依托。所寄托和表现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潞安大鼓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一代又一代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20世纪初的魏银洞、赵文旺,20世纪20至30年代人称“铁嘴”的高福树和人称“琉璃嘴”的张银娥,20世纪50至80年代人称 “钢口”的于书田。1960年前后,又涌现出焦天保、王长胜、师爱玉(女)、崔嫦娟(女)等一批新的受群众喜爱的艺人。潞安大鼓在师承关系上,曾以“晋、旭、文、武、冠、兴、长、福、德、利”为序排辈,这种排辈究始于何人,又何人终结,无考证。但投师学艺树立文约却延续到1945年解放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艺人传艺一般均在晚年收徒,还多为一师一徒,并有“各教各的徒,各说各的书”之说。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