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板式丰富旋律优美的潞安大鼓(3)

2009-08-12 17:14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牛晓珉
而今长治县有十余个业余曲艺演唱队经常奔波在晋东南各县区,形成了空前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培养出了数十个主唱演员,如今长治各县区不少村镇,每逢

而今长治县有十余个业余曲艺演唱队经常奔波在晋东南各县区,形成了空前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培养出了数十个主唱演员,如今长治各县区不少村镇,每逢庙会或庆典节日,不是唱戏,便是说书,有的村除唱戏外还要邀一班或几班曲艺队演唱,有的村平时有过满月、祝寿等个人活动,也要请曲艺队助兴,一唱便是三四天,甚至更多。潞安鼓书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形式。

潞安大鼓的各类节目,承载了当地人的生活理想、认识愿望和情感趣味,是当地民众精神风貌与心理特征的审美映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社会伦理与生活知识。不仅是娱乐和消遣的手段,同时具有教化和认识的功能。节目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倾向,又是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鲜活材料,集中折射着当地人非常鲜明的文化心理。不仅是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和审美手段,而且是当地人明辨是非、增长知识和通理教化的重要精神滋养。千百年来,它一直承担着丰富当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使命,是当地百姓心灵生活的重要依托。

    ■代表人物傅怀珠   

潞安大鼓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还是1986年以后的事,这和当地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业余曲艺家——傅怀珠有关。

“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葫芦有情传佳话,唱一段潞安大鼓书。”他用这样朴朴素素的语言拉开了《醋为媒》的序幕。1986年,《醋为媒》在全国曲艺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音乐设计、音乐伴奏四项奖,也让潞安大鼓这一乡土曲种在我国曲坛名声大振。1987年,《拙老婆》在全国曲艺作品评奖中再次夺得金杯奖;1990年,《九月九》在“长治杯”全国曲艺大赛中一举夺魁。《九月九》是一篇诗情洋溢的作品,在这个爱情悲剧中,以三月三(订亲)、六月六(离情)、九月九(绝情)三个阶段为主线,情感上大喜大悲,情节上大起大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巨大冲击力。人们在悲与喜的强烈反差中,情感受到撞击,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大彻大悟,得到反思。读来如诗,唱来如歌。如在反映一对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爱情悲剧时写道:“年年有个九月九,分醉霜林红叶稠,瑟瑟秋山萧萧雨,枝头疑是泪花流。”如在写两位主人公自幼相处的情景时写道:“上学去,赤足过河手牵手;回家来,石板上写字头碰头。”用简练的语言形象地勾画出两个农村青年男女少时的情趣。又如:“夜绒绒,风幽幽,人间有情风也柔,月牙儿含笑下山去,唯闻小河汩汩流。”以无情逝去的小河,反衬多情的风月。1992年,《小城变奏曲》在全国“建设之光”文艺大赛中又获头奖。

以上作品均出自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业余曲艺作家傅怀珠之手,他是农民的儿子,作品中渗透着农民的理想、情感、趣味,他的唱词独具特色,明朗、隽永、风趣、幽默。为此,中国曲协于1992年5月在长治举办了“傅怀珠曲艺作品研讨会”。正是有了以他为代表的曲艺人的不断努力,才使得潞安大鼓这一乡土曲种在我国曲坛名声大振。

潞安大鼓是我国北方曲坛的主要曲种之一,是北方鼓书艺术中历史比较悠久而较为古老的一种。传统书目积累数量较多,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十分深广的艺术影响力,是我省优秀的民间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将对丰富我国的曲艺事业,繁荣我省地方群众文化起到促进作用。潞安大鼓作为我省唯一的曲艺项目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