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关键字:
一元一国学网 > 专家专栏 > 专家言论 > 白先勇 > 21世纪是决定中华文化兴亡的转折点

21世纪是决定中华文化兴亡的转折点

 一元一国学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柴爱新  点击:
21世纪是决定我们文化兴亡的转折点,是时候了,大家坐下来重新评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文明史应该重写。然后从基础教育入手,把传统文化列入大学生必修课。

  “20世纪的中国人,心灵上总难免有一种文化的飘零感。这不是我个人的,是整个民族心灵上的,20世纪我们被西方文化压倒,到现在还没有喘过气来,我们一个多世纪在文化上的摇摆不定,实际上是因为民族心理的焦虑不安,恨不得三级跳到前面去”(《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北京报道)

 
 


 

   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崇禧,字健生,广西临桂人,与李宗仁、黄绍竑被称为桂系三巨头,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做昆曲,白先勇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

 

  2010年3月11日晚7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203室,300个座位的教室,挤进了400人,过道上站满了学生。这天晚上要开讲的课程内容是:传统与现代––––从汤显祖《牡丹亭》到青春版《牡丹亭》。主讲人白先勇。

 

  这是自2009年北京大学将昆曲列为选修课之后所开的第一课。课程设立时,负责部门对到底有多少学生愿意选这门课心里没底,只预设了120人的选课名额,未料新学期尚未开始,报名人数爆增,名额增加到200人,很快又满了。因此,这门“经典昆曲欣赏课”被一些北大学生称为“史上最火爆公选课”。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已数度到北大演出。而到目前为止,该剧在世界各地巡演已超过100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

 

  “推广昆曲近20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是把青年观众的热情提起来了。因为任何表演艺术,没有年轻观众的参与就不会有生命,传统戏曲最大的危机就是青年观众的流失,观众老化。我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里有昆曲课,培养青年观众,这样昆曲才会生根,而且昆曲需要有学术上的地位。”3月12日下午,年过70的白先勇在北京大学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推广青春版《牡丹亭》之初,白先勇就锁定各个高校作为巡演场所,至今他们已经去过国内的20多所高校。

 

  “中国的学生不知道汤显祖是谁,但是一定知道莎士比亚,为什么不让学生学习我们自己的艺术?说出一个理由来给我听。”他说。

  文化亡了,比亡国更可怕

 

 

  21世纪了为什么还要看昆曲?白先勇自问自答。

 

  “因为它美啊,而美是普世的。现在,我们太缺乏美了,太缺乏美感了。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连谈恋爱都不会了,弄得手脚无措,哈哈。西方人,拥抱接吻,很自然,我们那么做不晓得多别扭。昆曲对情的表达细腻、婉约,纯中国式的,我们不需要吗?现在都在谈女性主义,《牡丹亭》里杜丽娘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冲破生死;《玉簪记》里面的陈妙常,还是个尼姑,乘船追赶爱人到江心,海誓山盟,了得吗?”

 

  白先勇九岁时在上海看过梅兰芳和俞振飞的《游园惊梦》,之后几十年那种优美的旋律一直萦绕在脑际。他大学学习西方文学,青年时代曾经沉醉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侨居国外多年,看过很多戏剧。阅尽千帆之后,他发现最美的牡丹花开在自家后院。

 

  “现在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很强了,但文化上还是很心虚,因为我们在现代文化上的建树不及西方。美国把我们的熊猫弄去,(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自己能做什么?文化没有根,不可能有建树。”白先勇说。

分享 |
相关标签:    更多标签>>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6-2019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一元一国学网 www.yiyuanyi.org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 E_mail: kf@yiyuan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