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全世界都学中国话(3)

2009-12-15 15:05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不过,美国是极富现实精神的国度。一旦朝野和学界看清了中国的重要性,许多知识分子立刻意识到了解中国、接近中国的必经途径——汉语教育。 一种

不过,美国是极富现实精神的国度。一旦朝野和学界看清了中国的重要性,许多知识分子立刻意识到了解中国、接近中国的必经途径——汉语教育。

一种语言文化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必有其坚硬凿实的原因。

中国戏曲学院在美演出时和观众互动

以往,一种语言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洲的推行,曾经伴随着兵燹战火、殖民扩张、强权奴役。一位菲律宾人对记者说过,“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留下了天主教,美国人留下了英语”。这种历史遗产,可以在整个“英属印度”看到,可以在中亚诸国曾经的突厥语化和俄语化过程中看到。大至于洲,15世纪后,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化(巴西的葡萄牙语化)和北美的英语化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例证。与此同时,数十种美洲土著印第安语言消亡。

英语在殖民时代取得日不落的世界强势,又因两次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主导全球贸易和国际计算机产业、网络语言使用英语,其世界第一语言地位一再巩固。

在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反对苏修”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全国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在学英语,其他语种概无可选。除外语院系,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共外语课也只设英语,同样是其他语种概无可选。以至于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场合,外语专指英语。上世纪一些好心的语言学家为增进世界沟通,集中多种语言的优点设计了十全十美简便易学的“世界语”,并竭力在世界范围推广。人算不如天算,语言是社会行为,只按社会客观规律发展。“世界语”自生自灭,英语大行其道,小语种继续消亡。

就这个话题,美国南卡大学英语系主任瑞文斯发表意见说:“英语、美式英语有区域性。英国的殖民地时期是历史。美国也是殖民地,小的本土语言在消失。语言和文化有关联,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语言对文化了解有帮助。共同语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应该在保持母语的同时又学习多种语言,去了解别人。”

南卡大学默尔商学院负责人戴维说:“现在许多美国人学汉语,南卡本科生有汉语项目,18岁到22岁的学生对中国感兴趣。我们商学院大部分学生愿意来中国企业工作。不管你是否学汉语,你肯定要和亚洲打交道,和中国打交道。”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