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全世界都学中国话(5)

2009-12-15 15:05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一个半世纪前,汉语被许多劳工带到北美洲,经历了百年血泪屈辱。讲汉语的人,不少死在远渡大洋的底舱,他们在异乡几乎被风雨抹平的坟茔边,出现了

一个半世纪前,汉语被许多劳工带到北美洲,经历了百年血泪屈辱。讲汉语的人,不少死在远渡大洋的底舱,他们在异乡几乎被风雨抹平的坟茔边,出现了横贯北美的铁路和连通大洋的运河。

在南美洲国家秘鲁的首都利马,你能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国餐馆,“炒面”、“白菜”、“饺子”、“米饭”等相当数量的餐饮类语词,已经汇入当地的词汇系统,甚至有当地的中餐馆的招牌,直接就叫“吃饭”。

许多年来,各地华人社区在融入当地生活的同时,也在向后代教授汉语,少量中小学开设汉语课。这种教育或自生自灭,或经营平顺。

记者2005年8月随哈尔滨电视台《睦邻》摄制队来到印度加尔各市答塔坝华人聚居区的全印最后一所教授汉语的学校——培梅中学。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使该校的教学内容、传统宣传内容原样不变地保留下来。学校大厅里的标语是“礼义廉耻”,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画像并排悬挂,已经陪伴过四代人。该校小学部的教室里,一位老迈的先生坐在木凳上领读:“……山是栗(绿)的,水也是栗(绿)的”,几十名华裔幼童齐声复诵:“山是栗的,水也是栗的。”

在加尔各答,还有另一些汉语的零星留痕。1950年代在北京大学学过5年汉语的比·西·班纳吉老人,曾参予过中印边界谈判。他说:“在印度能讲汉语的人不多。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天比一天增多,汉语人才也需要得更多,印度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当记者请老人对着摄像机镜头向当年北大的老师同学问声好时,老人说:“我想再到中国,回北大看看。我想念他们……”随即泣不成声。

不过,老人可能不会想到,两年后,印度尼赫鲁大学同北京大学、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同郑州大学联合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本世纪在高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就连他们的总统,都可以用汉语作大会发言。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东方学系主任努尔诺莫尔教授说:“我们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是教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语言的重点大学。我们东方学系教授8种语言,学汉语的学生最多。目前有200多个学汉语的学生。今年58个学生毕业。我们的毕业生有的在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有的在‘上海合作组织’工作。哈萨克斯坦现在可以说是汉语热,许多人都想学汉语。我们扩大了招生的计划。”

法蒂玛教授是哈萨克斯坦劳动和社会关系学院东方学系系主任,曾到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学习,喜欢跟着磁带唱中国歌,包括邓丽君的歌。她花了两三年时间写了一本书——《中国:传说和真相》,介绍中国人的性格、中国菜和中国幽默。

1993年,法蒂玛在新疆大学遇到学俄语的中国男友。“以后他就到哈萨克斯坦来了,找我来了”。她送给记者一本书《现代汉语交际教程》。这是哈萨克斯坦国内第一部汉语教材,书的另一个书名是《我们一起来学汉语》。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