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州大中小学汉语师资培训主管吕丽娜长年培训当地汉语教师,她对比当地高科技条件下教师自己做PPT智能板课件、演示观摩为主等做法,列举中国几十年来教法呆板落后、课堂管理观念陈旧等明显差距,干脆提出,“希望中国将外派教师的培训放在国外,在国内培训没用”。
美国南卡大学学生用汉语排练合唱《我和你》
有些事看起来是我帮你,其实未必不是你帮我。10月份,南卡大学“中国电影中心”揭牌。该校孔子学院看好图书馆的良好管理和数字化转换能力,在此建立了“中国电影中心”。这事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的高度赞同和倾力支援。
使馆文化处赠送给中国电影中心700部珍贵的中国电影拷贝。南卡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玛丽安·菲茨帕特里克在年度经费减少50%的情况下,拨出15万美元建造恒温恒湿的胶片仓库。她说:“电影结合艺术美学和文化,不光是电影方面师生有兴趣,文理学院的教授都感觉到受益匪浅。”
大学图书馆馆长托马斯·麦克纳利也说:“中国电影中心建在南卡大学只有好处。我非常高兴有机会整理中国电影资料。中国电影中心的资料将来会向社会开放。现在正在做数字化转换。转换前,群众可以来看,也可以巡回展映,胶片也可以复制。数字化转换后,还可以建立网站频道。”
对汉语来到身边,国外许多有识之士表现出平和包容的胸怀。南卡大学英语系主任瑞文斯表示:“美国是熔炉式多民族国家。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美国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兴趣。”
南卡大学校长哈瑞斯·帕斯提德斯以“创新治校”著称,他说:“创新必须有一个文化背景,中国历史文化对创新性非常重要。我希望南卡能利用孔子学院,带给南卡大学的学生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观。”
波特州大副校长盖尔·赖茨说得更实在具体:“中美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忽视。因为其中有误解,会影响美中关系。不要因对文化不了解引起误解。我们在大中小学开展领航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门汉语教学,重要的是,对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中美世世代代永远友好下去,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鼎力支持孔子学院和中国电影中心的南卡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玛丽安·菲茨帕特里克,曾热情邀请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观看美式足球,在她看来,这类似于“中国人希望美国人了解京剧。”。
“有人说,美国南方的美式足球是一种宗教,所以想让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享受一下这种感觉。比如,一个家庭全家都去,不会错过一次比赛。比赛之前,提前4个小时在餐厅里聚会、喝酒、吃饭,是一个耗时很长的重要活动,而且是很多人在一起聚会的活动。孔子学院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帮助我们的学生得到全球化的概念。”她说。
今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时表示,美国近年将向中国派遣10万留学生。
同月,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的会谈中,双方再次申明办好明年俄罗斯“汉语年”活动。
这并非巧合。同月,从互联网名称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第36届年会上传来消息,该会议表决通过《“.中国”等非英文域名后缀快速通道实施计划》,汉语网民将用中文域名无障碍上网。
12月10日,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也将在北京开幕。来自6个大洲的数百位孔子学院院长济济一堂。风云际会,四海融合,八面来风。汉语敞开平等、平和、平实的胸襟,缓缓远行。
(责任编辑:阳光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