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重视内心世界(2)
2010-03-04 12:04
抛开一切客观因素不谈,从主观上来分析,现代人心理疾病的产生主要由于从不对自己的心进行调控,问题愈积愈多,就引起种种心理疾病。从这个角度出
抛开一切客观因素不谈,从主观上来分析,现代人心理疾病的产生主要由于从不对自己的“心”进行调控,问题愈积愈多,就引起种种心理疾病。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的修养学说包含大量心理分析内容,用现代术语讲,可以说修身的主要成效之一正是把人培养成为自己的心理医师,中国古代的儒学大师、道士以及禅师等等可以说都是当时最好的精神分析师。看看他们的作品或对话录,其中有大量对自我及他人心理的生动精彩分析,通过各种方式的点拨让人从心理障碍中走出来。古人之所以非常重视修身,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治心、努力消除自己的心理疾病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发明了很多方法,“慎独”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
(《菜根谭》)
这段话说明古人如何重视内心世界的自觉和调整:有了闲暇时间不虚度光阴,而是静坐修身,忙起来时会体会到它的好处。这叫“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一个人安静下来时不无所事事,而是调整心态,遇事时将能更加从容自如。这叫“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当你有机会利用职务、权力、时机之便占人便宜,而不会被人发觉时,你会做吗?在无人知晓的幽暗角落,不顺手牵羊做坏事,这叫做“暗中不欺隐”。这样的人才能有高风亮节,故曰“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