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执两用中,中国式管理(二):执两用中与实事求是

2009-05-18 12:0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曾飞
执两用中与实事求是 “执两用中”的传统思维方法在经过革命洗礼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很通俗地被表达为:“实事求是”。这正是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精髓。

执两用中与实事求是

“执两用中”的传统思维方法在经过革命洗礼的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很通俗地被表达为:“实事求是”。这正是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精髓。也是被无数事实所确证的有效的思维方法。是摆脱“唯理是从”的死教条的有力武器。

什么是“实事求是”?

东汉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称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颜师古在《汉书注》中将“实事求是”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谓做学问务必取得事实根据,才能求得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1)

通俗地讲,“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指研究、探索,“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出来的规律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邓小平则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8)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不同阶段,毛泽东根据敌我情况的分析研究,实事求是地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方针,也就是有效的方案。在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采取的是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的方针;战略相持阶段则以游击战上升到战略地位,辅之以运动战和阵地战;战略反攻阶段又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但阵地战上升到重要地位,以游击战辅助运动战和阵地战的战略配合作用的方针。这些执中的方案都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在研究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这个实事求是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以来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质上给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个执中的方案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可见,这种方法通俗,哲理化,容易使用,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成果。但也由于具体的操作性的方法还不够完善,相对还比较粗糙,在现代管理问题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还难以指导管理者更好地执中,具体找到和谐解决问题的妥善方案。

执两用中与管理模式

要具体解决复杂系统中如何执中获得和谐的解决方案的问题,《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等另辟蹊径给出了另一种很实用的解决方法——模式方法。

什么是模式呢?

模式,即pattern,该词有图案、格局、样本、模具、榜样、典型、模式等含义。模式也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称为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执中的解决方案,无需再重复相同的工作。也就是说,有了具体的模式,我们也就无需一再重复相同的“执两用中”的工作,从而使执中变得容易实行。

这些可以普遍被重复应用的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对照现有系统和模式所描述的结构特征的相似性之后,比照模式已经寻找到的执中方案而加以应用,迅速有效地找到执中的解决方案。使“执两用中”变得简单易行,而能够实施。这对管理者无疑是一个最实际方便的办法。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