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打赢了,总司令华盛顿顺理成章应当南面而坐,“打江山坐江山”,谁也无话可说,再安排一群亲友故旧,共享荣华富贵,也在“情理”之中。可华盛顿却毅然选择了淡出,把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他像一个凯旋的大兵,背着行囊,轻松地吹着口哨,沿波托玛克河,回到阔别多年的农庄。那儿有一幢两层简楼、家人和几条可爱的狗等着他。
文化人中,钱锺书是淡出的楷模。他对所有头衔、赞誉一直都很淡漠。退休后更是远离舆论中心,拒绝各种应酬,不接受任何兼职邀请,媒体总是被他拒之门外。他的自觉淡出和甘于寂寞,显示了一个优秀学者的风骨和操守,表明了一个高雅文人的追求和境界。
然而,大千世界,人是形形色色,追求则五花八门,时下也有些文化名流,本已经江郎才尽,美女迟暮,理当退出一线位置了,却死活不肯淡出,还厚着脸皮混迹在文化圈里,时不时弄出点轶闻,找几个托来炒作一下,勉强维持着自己的影响和光环。
因而,每一个正在走红或曾经走红的文人学者、名流贤达,都不妨学学陶朱公的进退从容,收放自如,学学华盛顿的急流勇退,豁达洒脱,学学钱锺书的淡泊名利,远离喧嚣。该淡出就淡出,该谢幕就谢幕,毕竟,世界上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也没有红一辈子的名士,漂亮潇洒的谢幕,远比赖在台上不走要受欢迎,恰到好处的淡出,反而会留给人们美好隽永的记忆。
学会淡出,也是新陈代谢规律之需;懂得淡出,则是达人睿智的表现;实现淡出,更是人生画卷的最好收笔。
而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淡出”的实践意义在与告诉我们要淡泊名利,也无需着急成名,很多事情欲速则不达,要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未来。
(责任编辑:阳光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