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4)
2010-02-01 15:26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尼系数,是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指标在0-1之间波动。如果一个国家财富绝对平均,系数为0;如果社会所有的财富都集中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尼系数”,是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指标在0-1之间波动。如果一个国家财富绝对平均,系数为0;如果社会所有的财富都集中在1%的人手里,系数则为1。0或1都是理论数值,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说明财富分配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说明财富分配比较合理;在0.4-0.6之间,说明财富分配差距偏大。其中,0.4作为“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到2003年的时候,拉美国家的平均0.522的基尼系数,意味着该地区不少国家已经相当接近甚至超过了0.6的危险状态。虽然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已达3000美元以上,个别国家甚至超过5000美元,总体收入水平高于东南亚国家,但近几年,拉美的一些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时有动乱和骚乱发生。
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16;1988年,为0.23;1998年,为0.40;2003年,达到0.458,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4年,超过0.465,依旧是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数值比较保守,实际可能会更高些。而在同期,我们的邻国印度是0.378,日本为0.249。
在社会总体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就有可能导致这个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这个庞大的群体就像金字塔的塔基,一旦他们被排除在发展之外,社会资源和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个社会就有可能形成潜在的危机,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社会环境就会恶化。
十八世纪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GDP是世界第一,类似于目前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但是,被奉为市场经济鼻祖的亚当?斯密却断言,当时的中国已经富到头了,不会再有发展潜力。他判断的理由基于两点:第一,中国的市场是不开放的;第二,中国包括官僚和商人在内的富人享受着最大量的财富和种种权利,而中国的穷人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许多学者都把亚当?斯密说的第一点当作十八世纪以后中国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以印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往往忽略了他说的第二点。实际上,如果按基尼系数的标准来分析,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看,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早已远远超过了“警戒线”,所以才会动乱不断,甚至出现太平天国与清政府长期对峙争斗的局面。即使经济开放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也会在战乱中消耗殆尽。可以说,亚当?斯密讲的第二点判断理由,对中国的衰落走向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穷人和富人乘坐同一艘船。穷人的座位下有一个洞,富人应该帮他们补上。不然,洞越破越大,船就会沉没,大家一损俱损,富人不可能独善其身。
谁是“企业公民”?
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我们不能不提及王石倡导的“企业公民”理念。
2005年,在中国企业家公民论坛上,万科被评选为“最佳企业公民”,也连续两年入选《21世纪经济报道》的“最佳企业公民”评选。在2006年,王石把万科的定位确定为“改革先锋、企业公民”。王石说:“注重企业公民责任才会双赢。”
美国波士顿商学院曾经给出过“企业公民”的定义: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