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庄子·逍遥游》智慧:“五蕴俱空”论(二)(2)

2009-10-17 16:01
来源:国学论坛 作者:本無名
佛又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名诸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叫张三,但

佛又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名诸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叫张三,但张三是你吗?不是你,叫张三的有好多,你只是名“张三”而已,要完整的表达出“你”恐怕很难;我们说大千世界,是“世界”吗?不是的,只是第一个人把某种东西叫做“世界”,世界只是这个事物的名和代称,而非世界;我们说“逍遥游”,是逍遥游吗?不是的,只是叫做“逍遥游”而已。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世人认为有名字是为了更好的认知事物,但修行却相反,认为这是“巅倒了妄想”,有了名字,人就会变得执著,执著于表面,执著于名字本身,比如执著于自己的身体脸蛋,执著于花花世界,执著于感官享受,执著于财富,执著于名利,执著于……所有的东西。有了执著心,当然也就不可能“无我”。所以说“色即是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说一切我们所知的事物,也就是“色”,都是空泛的,为什么?因为只是名而已,并不是事物本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只是名为道,而不是道,所以真正的道是没法说的,能说的就不是道了。《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当我们把“色、想、受、行、识”都“空”了,我们也真正得道了。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