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大局已定,刘备随即将目标转向了西蜀。这时,孙权也将目标转向了西蜀。孙权向刘备建议,双方共同出兵,然后平分西蜀。但是,西蜀是刘备战略规划中的重地,怎么能和他人共分。于是,刘备拒绝了孙权的建议,并且劝告孙权,他们和西蜀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曹操,同盟之间不能互相攻伐,令敌人获利。
孙权一意孤行,想独自伐蜀。但是,孙权要进攻西蜀必须经过刘备的领地,而刘备在孙权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了重兵,阻止孙权通过。孙权无奈,只得取消了西进的计划。
公元211年,镇守西蜀的益州牧刘璋得到一个消息,曹操要进攻汉中的张鲁。张鲁正是曹操和刘璋之间的一道屏障,曹操如果取得汉中,再攻取西蜀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刘璋内心恐惧,在手下谋士建议下,请刘备入蜀,先发制人讨伐张鲁,以求立于不败之地。
刘备应邀入蜀,但是,在得到刘璋支援的兵力之后,刘备没有仓促起兵。刘备知道,虽然张鲁实力较弱,但是张鲁经营汉中几十年,政权稳固,而且深得民心,很难一战告捷。刘备北上到葭萌关(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之后便停滞不前,开始养精蓄锐,并且“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公元212年,曹操讨伐孙权,再次进攻荆州。刘备以前往救助镇守荆州的关羽为由,向刘璋借兵一万。但是,刘璋疑心刘备手握重兵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只借给刘备四千兵,刘备要求的军需粮草等只提供一半。刘璋的“小气”成为了刘备的借口,在刘备的煽动下,连充足的粮草都不愿提供的刘璋成为兵士们的众矢之的。刘备趁机起兵,讨伐刘璋。公元214年,刘备攻到成都,刘璋投降。
西蜀,是刘备三分天下之计得以实现的另一战略要地。至此,刘备如果攻取汉中,就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构想,可以偏安于中国西南。而夺取天下,则只能再等待时机。
公元219年,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刘备开始进军汉中。汉中当时已经被曹操取得,由名将夏侯渊、张郃镇守。在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勉县),刘备大破曹军,斩杀夏侯渊。曹操闻讯,亲率大军前来讨伐刘备。但是,刘备豪气干云,指着曹操大军的方向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