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解放沈阳:血与火的洗礼(一)(3)

2010-01-19 14:1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一元一
中央决定,山东的部队立即渡海赶赴东北。因为任务紧急,交通工具奇缺,山东的部队如果绕道山海关和锦州进入东北,就会落在国民党军队的后面。当时

中央决定,山东的部队立即渡海赶赴东北。因为任务紧急,交通工具奇缺,山东的部队如果绕道山海关和锦州进入东北,就会落在国民党军队的后面。当时延安已经获悉,美国的飞机和军舰正在集结,准备将国民党最为精锐的美式装备的新军从缅甸运到东北。靠近东北的渤海海面,美国军舰已经开始巡逻。

郝建岳所在的鲁中军区三个连也编入了罗荣桓组建的东北挺进纵队,部队上船不久,就遇到了美国军舰。

9月29日,美军已经准备在天津登陆,刘少奇以中央军委名义指示山东八路军,必须不顾美舰巡逻,在胶东和辽东迅速全力组织渡海,不容许片刻迟缓。务必在20天至一个月内,秘密渡过二三万部队和干部。

渡海的八路军还做好了应付突发情况的准备。

郝建岳所在先遣支队出海一天以后,来到了大连海岸,正要登陆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老人叙述:“当时,下了船以后就睡在地炕上,还觉得这个地乱晃,就弄到这个程度,因为这个都是山东腹地来的兵,他根本就没有见过海,你根本没说坐船了,晕得厉害,这么过来的,或以后到东北大连,就被苏联红军截住了,截住以后就给把枪扔到海里。”

苏军不让上岸的原因,还是顾忌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条约,担心国民党的指责。此时,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使情况有了转机。

当山东的八路军主力从海上向东北进发时,延安争分夺秒地调集最得力的军政干部和部队赶赴东北,同时堵截进入东北的门户冀东山海关、古北口、南口一线。

延安与重庆之间拼起了抢占东北的速度战。

晋、察、冀、绥、辽、热各解放区所有通往关外的陆路上,八路军日夜兼程,乘坐火车、汽车、马车,或者徒步进入东北。

后来的东北局书记、当时还被人称为林师长的林彪,正在前往山东任职的路上,刚刚到达河南濮阳,就接到了中央的紧急凋令,要他去东北门户冀热辽解放区主持工作。

后来成为东北野战军政委的罗荣桓,此时也接到了中央的紧急凋令。

罗荣桓在山东解放区,当时有病很长时间,山东局向中央请示打了报告,请求中央呢批准罗荣桓休息。两次打报告给中央,中央不但没有批准,还命令罗荣桓赶快赶到东北展开工作。

10月24日,当山东八路军主力收复沦陷区的临沂战役刚刚结束,患有严重肾病的罗荣桓,被警卫员用担架抬着,从临沂动身去往烟台的龙口渡口,赶赴东北。

八路军抢占东北,先头到达沈阳等城市的部队控制了一部分日军军火库。

沈阳市三经街十纬路,有一处欧式风格的建筑。这是奉系军阀汤玉麟在1934年建成的公馆。初到沈阳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曾在这里办公。

当关内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还在向东北进发时,彭真领导的东北局面临严峻的挑战。

苏军出于外交的需要,收回了原来交给八路军看守的军用仓库,答应将缴获的日军武器移交八路军的承诺也没有兑现。除了缺少武器,入关的各部队还遇到没有根据地的困难。

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3师情况最为严重,他向中央报告说:“部队50多天行军,极疲劳。现在处于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之困难情况。

1945年的11月18日,驻守在沈阳、长春等的苏军突然发出通知,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将已经接收的大城市和整个铁路沿线交给国民党接收。一周后,苏军又要求沈阳的中共人员一天内撤出沈阳。11月25日,中共党政军机关从沈阳陆续撤出。

这时,已经从空中和海上抵达秦皇岛的国民党新一军和新六军,在东北“剿总”司令杜聿明的指挥下,攻克山海关、锦州等要地,向沈阳扑来。

东北形势急转直下,延安的毛泽东一下子病倒了。

沈阳,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城,当它结束了日本人十四年的统治之后,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煎熬、挣扎。

1956年, 山东蓬莱人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了。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部艺术作品反映的正是1946年冬天,进入东北的我军撤退到松花江以北,进行土改和剿匪的斗争。

1946年春天,国共双方在东北战略要地四平展开决战,四平我军的阵地上平均每分钟落弹30多发。在经过32天的激战之后,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从四平撤退。

后来被称为是国共双方在东北第一次生死大决战的四平保卫战之后,东北情势一度十分危急,甚至民主联军司令林彪手下的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也携带了林彪部队撤退计划的机密文件,投降了国民党军。与国民党军争夺东北的艰苦战争在林海雪原和黑土地上开始了。

长春市红旗路16号,是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所在地。它的前身就是1946年10月1日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17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使用胶片30万尺,用影像的手段真实记录了六十多年前,发生在东北大地的土地改革和军事斗争。

1948年11月2日,国共第一次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最后一天,东北解放军歼灭沈阳国民党守军十三万四千余人。这一天,东北电影制片厂27岁的摄影师、重庆人王静安,正拍摄沈阳铁西李官屯的战斗时,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沈阳,东北的心脏、拥有着240余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在血与火的洗礼之后,最终回到人民手中。这一天,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