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国宝 >

司母戊鼎留给世人的未解之谜(3)

2010-10-28 14:10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发现之旅
然而他预想不到的是,自己只字未提,消息还是泄漏了出去,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更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数天后一个黄昏,武官村来一位神秘的访客
  然而他预想不到的是,自己只字未提,消息还是泄漏了出去,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更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数天后一个黄昏,武官村来一位神秘的访客。
1939年,是个动荡的年代,日本入侵中国,国家岌岌可危。然而,就在此时,安阳村民的一次偶然探宝使惊世巨鼎重现于世。
 
  作为巨鼎的挖掘人吴培文来讲,得到国宝不知是喜是忧。吴培文将巨鼎埋在自家院子里,整日惴惴不安。因为他知道,消息已经走露。
 
  肖寅卿,当时中国最大的古玩客之一,黄昏时分,他从北京专程赶到了安阳。目的只为一个,亲眼目睹这个惊世巨宝。
 
  采访吴培文:来的时候,坐着专车,带了护兵,带着秘书,阔得了那家伙,来了他非看不行。这股东说了,叫他看不叫他看,他这样从北京来,非看不行,说看看也罢,他也不要,他买不起,那你总得让你看看。就这样,刨出来让他看了看。
 
  夜里,肖寅卿来到了吴培文家,伴着朦胧的月色,埋藏大鼎的院子被再次挖开。见到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青铜大方鼎,肖寅卿默不作声。
 
  村民们确信,这个带有铭文的大鼎,对于当时中国最大的古玩客来说,也一定是头次见到。他们期待着,肖寅卿的答复,希望这一次可以找到真正的买家。
 
  采访吴培文:叫他看了看,他光摇头,光摇头伸舌头,不说话。说肖先生莫非买不起吗?他笑,劝将不如激将,激他呢,他笑:一个、十个我都买起了。
 
  肖寅卿的回答让村民们兴奋不已,然而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眼前的这个旁然大物到底值多少钱?
 
  采访吴培文:说你买得起,你买得起给多少钱?你要给一万二万,可不是你买得起,你给多少钱,他考虑有三四分钟,才比了2个手指。这股东问,你比那2个指头是啥?2千?俺可要现洋啊,俺可不要纸币,说行,就要现洋,说多少?20万。
 
  20万大洋粗略相当于现在2000万人民币。这个价钱对于村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此时他们似乎才刚刚意识到,摆在眼前的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然而肖寅卿接下来的要求却让他们更加惊讶。
 
  采访吴培文:就是我得要求一个条件,要求粉碎。粉碎?什么条件?就是我要粉碎,你要不要?怎么砸法呢?粉碎你要是不要,把俺也坑了。不干不干。
 
  如此精美的大方鼎,竟然要求把它粉碎,这是肖寅卿答应收购的唯一条件。这个大鼎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竟然要支解,村民们再次犹豫了。
 
  采访吴培文:咋叫粉碎?用钢锯条,给我锯成10块,4条腿,4块,4块梆,一个底,一个耳朵,整10块。我分块装箱,我就付款。
 
  提出粉碎的要求之后,肖寅卿立即离开了安阳。难的完整保留下来的千年巨鼎,却要在古董商要求下被毁于一旦,这使村民们也似乎难以理解。
 
  采访吴培文:如果不粉碎、不分开、不解剖、我不要,我没法弄,我弄不到车站日本人就给我抢走了。那说得一点也不假,你要弄到车站叫日本人看见了,他敢惹日本人?他也不敢。
 
  连肖寅卿这样的大资本家,都对日本人估计三分。何况村民要把大鼎继续保存下来,危机近在眼前。吴培文犹豫了,消息的传播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日本人得到消息,非但得不到钱,也许连命也将不保!此时这个聚宝盆又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只有赶快脱手才是最安全、稳妥的办法。村民们开始了粉碎大鼎计划。
 
  采访吴培文:七嘴八舌的,都想发财,都想要地。说咱买钢锯锯吧,我也抵抗不住了,我说随你的便,买2打1打12条,买2打钢锯条。
 
  村民们认为用钢锯锯铜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令他们惊讶的是,数千年前所铸铜鼎竟然如此坚硬。
 
  采访吴培文:结果锯毁了七八条,锯条唧咕唧咕唧咕,就是锯不动。搞上油也不行,搞上水,还不行,锯不动说算了。
 
  几个小时过去了,鼎腿非但没有锯开,连钢锯也磨光了,三打钢锯差不多就剩了五、六根,鼎腿只锯了1公分。
 
  锯条失败之后,面对20万大洋的诱惑,村民们并不甘心。给得起如此价钱的,当时的中国来说,恐怕也只有肖寅卿一人,这样的买家实在再难寻找。村民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找来了巨大的铁捶。
 
  砸鼎的声音犹如撞钟一般,几乎传遍了整个安阳,然而,更令他们异常震惊的是司母戊鼎却安然无恙。
 
  村民们的砸鼎计划很难再进行下去,可是不能粉碎大鼎,又能把它藏到那里去呢?他们再次陷入困惑之中,希望可以找到一个稳妥的方法。
 
  采访吴培文:这股东人说了,咱要如果锯不动、弄不开,也卖不掉。日本人要再来搜咋办?说:咱把个耳朵砸掉,把左耳朵再砸掉,如果搜走了,搜着了,咱还捞着耳朵。如果搜不走,那有办法重焊到上,就这样使那大油锤,砸。
 
  砸了50多锤之后,鼎耳终于掉了下来。此时的大鼎,已经连最后一只鼎耳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鼎身。
 
  村民们通知肖寅卿,由于大鼎无法粉碎,不能安全运到北京,肖寅卿也只能放弃收购。
 
  砸下来的一只鼎耳被藏到了邻居家里的空炕下面。而大鼎则被埋在了吴培文家的西屋马棚里。鼎耳和鼎身分开埋藏,就算日本人可以搜到一处,也未必能够找到另外一部分。此时村民们的发财梦似乎已经破灭,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一定不能让日本人把东西搜走。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