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揭秘:四川悬棺族僰人神秘灭亡之谜(2)

2009-04-04 17: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

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 

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

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麻塘坝的何家是不是悬棺中僰人的后裔?

21世纪初,四川省宜宾市的文物局,对于珙县的悬棺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发掘,这一次他们又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 

这时候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疑问,那些僰人的后裔都姓何,而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哈十三雄,却姓哈,这会不会证明那些家族中的家谱有误呢,何体全老人认为自己的家谱绝不会错,因为就在几十年前,他的父亲还去拜祭了悬棺中的祖先,那么如果这个家族真的是悬棺中僰人的后裔,他们为什么要改姓呢?这与他们停止安放悬棺的原因是否相同呢?根据何体全老人的说法,他们家族一共改了两次姓氏,也就是说这个拥有悬棺的部族,竟然一连两次遭到了灭顶之灾,这难道是真的吗? 

2004年5月,曾水向在整理一座悬棺的随葬品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只朴素的僰人漆碗,在碗的底部,他看到了几个清晰的汉字——“何永进”,这无疑是悬棺主人的名字,但这三个字也正好出现在何体全老人同一时期的家谱中,这恰好证实了何家的确是僰人的后裔。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麻塘坝的何家,何体全老人欣喜若狂,专程爬到悬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科技帮明军战胜了僰人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为了证实碑上的话语,曾水向和陈明芳等人来到了两个文明最后血战的地方,这是一座似乎鹰也飞不过的城堡。 

明代末年,中央王朝曾经有过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出版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比如说,在这一时期,工匠们首次尝试把煤炭和活塞风箱联合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可以制造更加锋利的武器,这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么,明朝军队会不会就依靠这种科技上的优势,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 

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 

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僰人后裔今安在?

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该忘的事情都已经被忘却,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仍有谜题悬而未决。

那么,僰人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呢?由于缺乏考证,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是逃到云南、贵州,与苗族相融合了。另一种推断是僰人被迫汉化了。在珙县、兴文留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游倮倮、范苗子、右山何家挂岩子。”说的是珙县、兴文的几个大姓,姓游的是藏族的后裔,姓范的是苗族的后裔,姓何的,就是将棺材挂在悬岩上的僰人的后裔。为什么僰人改姓何呢?僰王叫阿大、阿二。他们失败后,僰人隐藏下来,被迫改为汉姓,于是将“阿”的“阝”改为“亻”,便成了“何”。同时,在发掘的悬棺文物中,有一个瓷碗背后,印有“何家造”三个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僰人,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民族,已融入了历史的海洋中,留下一段段充满悬念的传说。

但近年来,经过DNA测试和其它证据比对,可以确认,僰人的大多后裔居住在云南丘北县,仅有5000~10000人左右,悬棺的主人们终于找到了。由于他们世代不敢承认是僰人,身份证上写明的是彝族人。 

当地没有悬崖峭壁,他们悬棺的习俗已经演化为用一个木桶贮存铜箔――每片铜箔沾上孝子的血的代表一个祖辈的亡灵――置放于高处。而每年的十月初十,也就是明朝打败僰人的日子,他们将存放祖辈的亡灵木桶放在空地进行祭拜,遥想着他们战败了的祖先。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