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中山国:在动荡不安中放射出异彩的国家(2)

2009-04-10 16: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出土文物 一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在主墓室的两侧,仅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

  出土文物 

  一个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见过的墓葬格局出现了。在主墓室的两侧,仅然还有两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用来放置陪葬物品的仓库。这种超常规的墓室结构设计,被以后的发掘证明为,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墓所独有的。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山国王墓葬中的大多数宝物,在2000多年中一次次逃过盗劫,被保护了下来。在主墓室东西两侧的宝库中, 一次就出土了几百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稀世珍品。 

  在经过了两年多的铺垫后,人们期待已久的,1号墓的挖掘终于开始了。 

更深入的勘探说明,1号墓在墓室构造上完全接近于6号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的东北方向又多出了一个宝库,这说明墓中这位君王的地位更加显赫。 

接下来人们在高大的封土北侧发现了一个斜插进墓室的盗洞。此次发掘,遗憾已在所难免。发生在战国时代晚期的那次盗墓行动,使主墓中最大的椁室里,除了几个吊棺用的大铜环和一些文物残片外,几乎一无所有了。盗墓人在洗劫之后又放了一把火,把整个墓室烧得面目全非。 

  错银双翼神兽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由于盗墓者的疏忽,在主墓室一角,还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此刻, 它就埋在这些石头的底下。 

  首先出土的这对错银双翼神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风神“飞廉”的形象。它怒目圆睁, 张口咆哮,似乎随时都在准备腾空跃起。神兽的表面采用粗细不同的银片、银丝镶出的变化无穷的斑纹,更使这威武勇猛的神兽显得生动而又神秘。 

  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品 

  1号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有象征王权与礼乐的钟鼎编磬和青铜礼器,大量的则是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品。 

  东边的宝库清理完之后,人们打开了东北库,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竟是一个空库。即没有被盗掘的痕迹,也没有摆放过器物的痕迹。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西边的宝库也被打开了,里面出土了更多的文物,这多少让人们遗憾的心情,得到了弥补。 

  刘来成:“结果我们把西库清理出来以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大堆玉器。挖完了,还不知道里边能有字呢。最早发现的字是哪个呢, 就是那个方壶。” 

  错金银虎噬鹿, 原是一座屏风的底座 

  陈应祺:“我们的同志就清理,用竹签清理了壶上面土锈,一干了以后更显了——中山王。” 

  这件高63厘米、重28公斤的巨大酒壶上,四面刻满了450个字的铭文。它告诉后人, 这里埋葬着中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他的名字叫“错”。铭文中,还特别记载了征伐燕国的战争。文中提到“皇祖文武、桓祖成考”,说明在“错”之前,还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四位先王。此前发掘的6号墓,埋葬的是中山王世系的第四代君王——成公。1号墓中的“错”是中山国的第五代君王。 

  青铜器上的铭文 

  这一时期的中山国,逐步发展成为了“千乘之国”。但是,伐燕胜利后的第二年,中山王“错”便一病不起,不久就辞世了。公元前313年的这一天,灵寿城里鼓号哀鸣,纸钱抛洒,举国上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王“错”去世的时候,与中山国相有世仇的赵国正在实行“胡服骑射”,而中山国内, 却已经是士兵疏于武备,农夫惰于种田,政治腐败,人心涣散了。 

  目前惟一发现的中国古代帝王陵的设计图 

  人们漫不经心地在这个巨大的墓坑中做着最后一点清理工作。这时,在墓坑西边的一个角落里,一位工作人员在随意挪动一块石头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块扭曲的大铜板。这块长方形的铜板长96厘米,宽48厘米的铜板表面,是一幅由金银线镶成的图案,旁边还有文字注释。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建筑平面图,也可以说是目前惟一发现的中国古代王陵的设计图。灵寿遗址出土的错银双翼神兽。灵寿遗址出土的玉器。错金银虎噬鹿,原是一座屏风底座。

  公元前296年,当赵国的铁骑隆隆开过来的时候,第六代中山国王出逃别国, 客死他乡。危乱中,当时还健在人世的国王“错”的夫人被流放。随着这位前代王后的离去, 一个曾经在动荡不安中放射出异彩的国家消散了。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